天安字典

《过田文墓》

时间: 2025-05-12 07:47:33

诗句

当年闻奏雍门琴,话著池台泪满襟。

何况今朝陵谷畔,池台无迹可追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47:33

原文展示:

过田文墓
作者:陈洎 〔宋代〕

当年闻奏雍门琴,
话著池台泪满襟。
何况今朝陵谷畔,
池台无迹可追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感慨。诗人回忆起在雍门听琴的日子,因而在池台边泪流满面。如今站在陵墓旁,池台的痕迹已无从寻觅,昔日的美好已成追忆。

注释:

  • 雍门琴:指的是一种古琴,雍门为古地名,象征着诗人曾经听琴的地方。
  • 池台:指的是水池和台阶的组合,常用来形容古代园林中的景致。
  • 泪满襟:形容悲伤到流泪,湿透衣襟。
  • 陵谷:指的是陵墓与山谷,象征着生死的对比。
  • 无迹可追寻:表示已无从找到昔日的景象。

典故解析:

“雍门琴”出自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琴声常常被用来表达情感与思绪。诗中提到的“池台”是古代园林中的常见景致,代表诗人对美好往昔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洎,字仲弓,号石庵,南宋诗人,以诗歌和词作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和自然景物,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宋代,诗人可能在某个特定时刻回忆起往昔与友人相聚的情景,因而产生了对失去的感慨,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记忆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过田文墓》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诗,诗人通过对往昔的回忆,展现出对时间流转的无奈与对美好记忆的珍惜。诗的开头,诗人提到“当年闻奏雍门琴”,这不仅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更是对友谊的怀念。琴声悠扬,似乎在耳边回响,让人感受到那份温暖与亲密。然而,转眼间,时光已逝,“泪满襟”则体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感伤与流露的情感。

进入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站在“陵谷”之畔,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孤独与无奈,“池台无迹可追寻”,诗人意识到曾经的一切早已不复存在,所有的美好都已消逝,留下的只有空旷与失落。整首诗在对比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友谊以及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当年闻奏雍门琴:回忆过去在雍门听琴的时光,暗示那时的快乐。
    • 话著池台泪满襟:因忆起往昔的美好而泪流满面,表达了情感的激荡。
    • 何况今朝陵谷畔:如今站在陵墓旁,感受到生死的对比。
    • 池台无迹可追寻:昔日的美景已无从寻觅,强调了时间的无情。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当年”与“今朝”,“泪满襟”与“无迹可追寻”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
    • 比喻:雍门琴与池台象征着过往的美好,陵谷则象征着死亡与遗忘。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的回忆与对现状的感慨,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记忆的珍惜,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珍贵。

意象分析:

  • :象征着音乐与情感的交流,代表了美好的回忆。
  • :象征着悲伤与怀念,表明对失去的惋惜。
  • 池台:代表着过往的美好时光,如今已不可追寻。
  • 陵谷:象征生命的终结,生死之间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雍门琴”象征着什么?
    A. 友谊
    B. 音乐与情感
    C. 失去的美好

  2. 诗人“泪满襟”的原因是什么?
    A. 伤心往昔
    B. 朋友离去
    C. 生活困境

  3. “池台无迹可追寻”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过去的失落
    C. 对生命的赞美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比较陈洎与苏轼的作品,两者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苏轼的作品更多体现出洒脱与豁达,而陈洎则更加悲伤与缅怀。两者的意象和情感都反映出对美好过往的珍视。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经与古典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奉天殿早朝(二首) 八月九日祀社稷述事 湘中杂言(四首) 沙河至采石(二首) 东湖晚眺 立夏前一日有赋 哭陈仲野都事没任所 至钟离发书寄婉素 瓜洲逢丘克庄 沙河舟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芜词俚曲 老死不相往来 山陆 银槍 人字头的字 神功圣化 采字头的字 瓶笙 灾梨祸枣 包含搜的词语有哪些 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干字旁的字 官清法正 大字旁的字 止渴思梅 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肀字旁的字 过耳秋风 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