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庆寿寺斋宿》

时间: 2025-04-26 19:31:31

诗句

独坐花宫月,疏钟报晓晴。

地超三象外,人觉万缘清。

茹素分僧饭,观空入化城。

真诠今已悟,宁畏毒龙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31:31

原文展示: 庆寿寺斋宿 独坐花宫月,疏钟报晓晴。 地超三象外,人觉万缘清。 茹素分僧饭,观空入化城。 真诠今已悟,宁畏毒龙惊。

白话文翻译: 独自坐在花宫中,月光洒落,稀疏的钟声报告着清晨的到来。 这个地方超越了世俗的三界之外,人们感到一切尘缘都变得清净。 吃着素食,与僧人分享饭食,通过观察空性进入化城。 真正的教义现在已经领悟,怎会畏惧内心的毒龙惊扰。

注释:

  • 花宫:指寺庙,因寺庙常有花卉装饰,故称。
  • 疏钟:稀疏的钟声,指清晨的钟声。
  • 三象:指佛教中的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
  • 万缘:指世间的一切因缘。
  • 茹素:吃素食。
  • 观空:佛教术语,指观察事物的空性。
  • 化城:佛教用语,比喻修行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 真诠:真正的教义。
  • 毒龙:比喻内心的烦恼和欲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顺之(1507-1560),明代文学家、思想家,字应德,号荆川,江苏常州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可能是在庆寿寺斋宿时所作,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领悟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当时社会动荡,作者可能希望通过佛教的修行来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在寺庙中的静坐体验,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深刻领悟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诗中“独坐花宫月”一句,以月光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疏钟报晓晴”则进一步以清晨的钟声来象征新的一天的开始,寓意着新的希望和清净。后两句“地超三象外,人觉万缘清”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和对清净心境的追求。最后两句“真诠今已悟,宁畏毒龙惊”则表明作者已经领悟了佛教的真谛,不再畏惧内心的烦恼和欲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内心的宁静。

诗词解析:

  • 首句“独坐花宫月”:通过“独坐”和“花宫月”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在寺庙中的静坐体验。
  • 次句“疏钟报晓晴”:以清晨的钟声来象征新的一天的开始,寓意着新的希望和清净。
  • 第三句“地超三象外”: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希望超越三界的束缚。
  • 第四句“人觉万缘清”:表达了作者对清净心境的追求,希望一切尘缘都变得清净。
  • 第五句“茹素分僧饭”:通过吃素食和与僧人分享饭食的细节,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第六句“观空入化城”:通过观察空性进入化城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
  • 最后两句“真诠今已悟,宁畏毒龙惊”:表明作者已经领悟了佛教的真谛,不再畏惧内心的烦恼和欲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毒龙”比喻内心的烦恼和欲望。
  • 象征:如“疏钟”象征清晨的到来,寓意新的希望和清净。
  • 对仗:如“地超三象外,人觉万缘清”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佛教教义的深刻领悟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通过在寺庙中的静坐体验,作者感受到了超脱世俗的宁静和清净,领悟了佛教的真谛,不再畏惧内心的烦恼和欲望。

意象分析:

  • 花宫:象征寺庙的宁静和神秘。
  • 月:象征宁静和神秘的氛围。
  • 疏钟:象征清晨的到来,寓意新的希望和清净。
  • 三象:象征世俗的束缚。
  • 万缘:象征世间的一切因缘。
  • 茹素:象征简朴的生活。
  • 观空:象征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
  • 化城:象征修行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 毒龙:象征内心的烦恼和欲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花宫”指的是什么? A. 宫殿 B. 寺庙 C. 花园 D. 城市
  2. “疏钟报晓晴”中的“疏钟”象征什么? A. 夜晚 B. 清晨 C. 黄昏 D. 中午
  3. “地超三象外”中的“三象”指的是什么? A. 三界 B. 三山 C. 三河 D. 三海
  4. “真诠今已悟”中的“真诠”指的是什么? A. 真正的教义 B. 真正的知识 C. 真正的智慧 D. 真正的力量

答案:1. B 2. B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作者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教义的领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唐顺之的《庆寿寺斋宿》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但唐顺之的诗更侧重于对佛教教义的领悟,而王维的诗则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顺之诗集》
  • 《明代诗歌选》
  • 《佛教与中国文学》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导引·帝城父老 听僧昭素琴 游武昌寒溪西山寺 留别登州举人 次韵朱光庭初夏 次韵赵德麟雪中惜梅且饷柑酒三首 残句白头逢国士 失调名 和陶饮酒二十首 画车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足字旁的字 包含瓦的成语 饱学之士 包含扁的词语有哪些 战火纷飞 骄奢放逸 偻偻 玄字旁的字 儿字旁的字 去住两难 怕处有鬼 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丹切 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无字旁的字 麦字旁的字 雉埤 为渊驱鱼 包含彰的词语有哪些 枫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