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入秋久矣余热尚在闰月十五日太平寨始见秋色》

时间: 2025-04-26 03:46:55

诗句

漫漫岚气半晴阴,摵摵庭柯叶乱吟。

始觉孟秋云物至,因知宴岁旅情深。

孤鸢影跕寒岩草,鸣蝈声连野戍砧。

戈甲满山乘塞卒,天骄何处欲相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6:55

原文展示:

漫漫岚气半晴阴,摵摵庭柯叶乱吟。始觉孟秋云物至,因知宴岁旅情深。孤鸢影跕寒岩草,鸣蝈声连野戍砧。戈甲满山乘塞卒,天骄何处欲相侵。

白话文翻译:

弥漫的雾气在晴朗与阴暗之间徘徊,庭院中的树木叶子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吟唱。我开始感觉到孟秋时节的云彩和景物的到来,因此了解到岁末旅途中的情感更加深沉。孤独的鹰影掠过寒冷的岩石和草地,蟋蟀的鸣叫声在野外的军营砧石上回响。山中布满了士兵的戈甲,那些自命不凡的敌人,他们将从何处来侵犯呢?

注释:

  • 漫漫:形容广阔无边。
  • 岚气:山中的雾气。
  • 摵摵:形容风吹动树叶的声音。
  • 庭柯:庭院中的树木。
  • 孟秋:秋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七月。
  • 云物:云彩和景物。
  • 宴岁:岁末。
  • 孤鸢:孤独的鹰。
  • 影跕:影子掠过。
  • 寒岩草:寒冷的岩石和草地。
  • 鸣蝈:蟋蟀。
  • 野戍砧:野外军营中的砧石。
  • 戈甲:士兵的武器和盔甲。
  • 乘塞卒:驻守边塞的士兵。
  • 天骄:自命不凡的人,这里指敌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顺之(约1507-1560),明代文学家、军事家,字应德,号荆川,江苏常州人。他是明代中期的著名文人,以文才和军事才能著称。唐顺之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边塞感受到的秋意和战争氛围。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季节变化的深刻感受。诗中“漫漫岚气半晴阴”一句,以雾气的变幻不定来象征边塞的不安定氛围。“孤鸢影跕寒岩草”和“鸣蝈声连野戍砧”则通过孤独的鹰影和蟋蟀的鸣叫,增强了边塞的孤寂和战争的紧张感。最后两句“戈甲满山乘塞卒,天骄何处欲相侵”直接点出了战争的主题,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漫漫岚气半晴阴”:这句描绘了边塞地区雾气弥漫,天气多变的景象,象征着边塞的不安定和变幻莫测。
  2. “摵摵庭柯叶乱吟”:这句通过风吹动树叶的声音,表达了秋天的到来和边塞的孤寂。
  3. “始觉孟秋云物至”: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季节变化的敏感,意识到秋天已经到来。
  4. “因知宴岁旅情深”:这句表达了作者在岁末时节,对旅途中的情感更加深沉。
  5. “孤鸢影跕寒岩草”:这句通过孤独的鹰影掠过寒冷的岩石和草地,增强了边塞的孤寂感。
  6. “鸣蝈声连野戍砧”:这句通过蟋蟀的鸣叫声在野外的军营砧石上回响,增强了战争的紧张感。
  7. “戈甲满山乘塞卒”:这句直接描绘了边塞士兵的装备和驻守的情景,点出了战争的主题。
  8. “天骄何处欲相侵”:这句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忧虑,担心他们将从何处来侵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漫漫岚气半晴阴”中的“漫漫”比喻雾气的广阔无边。
  • 拟人:如“摵摵庭柯叶乱吟”中的“乱吟”赋予树叶以人的行为,增强了生动感。
  • 对仗:如“孤鸢影跕寒岩草,鸣蝈声连野戍砧”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切。通过对秋天的景色和战争氛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忧虑。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岚气、庭柯、孤鸢、寒岩草、鸣蝈、野戍砧、戈甲、乘塞卒、天骄。
  • 详细解释:岚气象征边塞的不安定;庭柯和孤鸢增强了边塞的孤寂感;寒岩草和鸣蝈增强了战争的紧张感;戈甲和乘塞卒直接点出了战争的主题;天骄象征敌人的威胁。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漫漫岚气半晴阴”中的“漫漫”形容的是什么? A. 雾气 B. 天气 C. 时间 D. 空间
    2. “孤鸢影跕寒岩草”中的“孤鸢”象征什么? A. 孤独 B. 自由 C. 战争 D. 和平
    3. “鸣蝈声连野戍砧”中的“鸣蝈”是什么? A. 鸟类 B. 昆虫 C. 乐器 D. 武器
    4. “戈甲满山乘塞卒”中的“戈甲”指的是什么? A. 士兵 B. 武器 C. 山脉 D. 天气
    5. “天骄何处欲相侵”中的“天骄”指的是什么? A. 英雄 B. 敌人 C. 朋友 D. 自然

答案:1. A 2. A 3. B 4. B 5.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杜甫的《春望》、王昌龄的《出塞》。
  • 诗词对比: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景色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关切;王昌龄的《出塞》则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唐顺之诗集》、《中国古代边塞诗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晚秋登城楼二首 其一 景骨城驿中夜雨 许院判挽歌二首 其一 送陈守之任沂州 游仙三首 其三 游仙三首 其二 游仙三首 其一 送严节推 前汤庵 咏污渠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二八佳人 反犬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民利 見字旁的字 推而广之 高情厚爱 速战速决 肉腐出虫 齿开头的成语 幾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甘之若饴 至如 生字旁的字 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冲眇 攒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