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1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1:17:55
观灯口号
作者: 姜夔 〔宋代〕
珠络玻璃到地垂,
凤头衔带玉交枝。
君王不赏无人进,
天竺堂深夜雨时。
这首诗描绘了灯笼的华丽,珠子和玻璃挂到地上,凤头的灯笼衔着玉带交错着枝条。然而,君王并未赏识这美丽的灯笼,因此无人前来欣赏。此时,天竺堂中,夜雨淅淅沥沥。
姜夔(1155年-1221年),字白石,号尹明,江苏人,宋代著名的词人、诗人。姜夔以其词风清丽、典雅著称,尤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这首《观灯口号》创作于一个灯会的夜晚,表现了诗人对华丽灯笼的赞美,但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落感。君王的不赏使得美丽的灯笼无人欣赏,蕴含着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观灯口号》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灯笼的华丽景象,开头两句“珠络玻璃到地垂,凤头衔带玉交枝”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灯笼的精美,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盛宴。灯笼不仅是节日的装饰,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代表着欢乐与团圆。然而,随着“君王不赏无人进”的转折,诗人的情感基调骤然变得沉重,反映出一种对社会冷漠的失落感。即使灯笼再美,若无赏识,也显得孤独而无奈。
最后一句“天竺堂深夜雨时”将场景推向了一个更为静谧和孤寂的境地,夜雨的意象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忧伤的色彩,似乎在暗示着诗人所感受到的无奈与孤独。通过灯笼的美与现实的冷漠对比,姜夔在这首诗中不仅展示了个人的情感,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灯笼的美丽与统治者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出文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深刻揭示了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诗中提到的灯笼装饰用的主要材料是什么?
A. 木头
B. 珠子与玻璃
C. 纸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B. 对统治者的赞美
C. 对灯笼的细致描写
“君王不赏无人进”的含义是:
A. 君王很忙
B. 君王不喜欢灯笼
C. 君王没有赏识美好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