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7:16
同朴翁卧龙山
作者:姜夔 〔宋代〕
龙尾回平野,檐牙出翠微。
望山怜绿远,坐树觉春归。
草合平吴路,鸥忘霸越机。
午凉松影乱,白羽对禅衣。
在平坦的原野上,龙的尾巴蜿蜒曲折,屋檐高出翠绿的山峦。
远望青山,心中怜惜那抹遥远的绿色,坐在树下,感受到春天的归来。
草丛与平坦的吴地相连,海鸥忘却了霸越的阴谋。
午后的凉风中,松树的影子摇曳不定,白衣僧人对着禅衣在静坐。
“霸越机”提及了历史上吴与越国的斗争,代表着江南地区的历史背景。诗中对自然的描写与对历史的隐喻结合,展现了诗人的情怀与思考。
作者介绍:姜夔(1155-1221),字尧臣,号白石,晚号六如居士,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脱俗,擅长表达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身处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常常以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思考。
姜夔的《同朴翁卧龙山》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龙尾回平野,檐牙出翠微”,以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山川的壮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接下来的句子“望山怜绿远,坐树觉春归”,则转向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他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命的感悟。在“草合平吴路,鸥忘霸越机”中,诗人用海鸥的自由象征着无拘无束的生活,反映出他对权力争斗的厌倦与超然。最后一句“午凉松影乱,白羽对禅衣”则以静谧的午后和禅宗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纷争的厌倦。
诗词测试:
诗中“龙尾”比喻什么?
“鸥忘霸越机”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