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8:1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8:13:00
送王简卿归天台二首 其二
雠书虽不愿,治粟亦何为。
夜月同游处,春潮独往时。
无心资造化,任运有成亏。
护冷加餐食,幽居且自怡。
即使不愿意抄写书籍,治理粮食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夜月下曾共同游玩,而春潮却是我独自前往。
我无意去追求造化的恩赐,只是随遇而安,享受成败。
在冷清的地方加餐食,幽居之处我也自得其乐。
“夜月同游处”可能指的是作者与友人曾在月下游玩,体现了深厚的友谊与相聚的美好时光。春潮独往则表现出一种孤独与对往昔的怀念。“资造化”与“任运”的表达反映出一种对自然与人生的随性态度,展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洒脱。
作者介绍:姜夔,字尧臣,号白石,南宋词人,擅长词、诗,文学修养深厚,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生活的淡泊态度。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惆怅与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开篇的“雠书虽不愿,治粟亦何为”,一方面透露出对世俗功名的无奈,另一方面也流露出想要超脱的心境。夜月与春潮的对比,展现了人际关系的变迁与时光的流逝,虽然曾有美好回忆,但一切终究要走向孤独。
中间几句“无心资造化,任运有成亏”反映出一种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人不再强求,只愿随遇而安,体现了对命运的豁达与坦然。结尾处的“护冷加餐食,幽居且自怡”更是表现出一种自我安慰与内心的宁静,展现了诗人对幽居生活的满意与自得。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夜月、春潮等自然元素,暗示了时间的流动与生命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内心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夜月与春潮)、象征(春潮象征时光的流逝)等手法,突显出情感的丰富与内心的清澈。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出一种对友谊的怀念,对生活的淡泊与对命运的豁达,表现出一种难得的从容与自得。
诗词测试:
“夜月同游处”中“夜月”象征什么?
A. 友谊的美好
B. 生命的孤独
C. 物质生活
诗中“护冷加餐食”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什么态度?
A. 对世俗功利的追求
B. 自得其乐的心态
C. 对友谊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