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3:41
渔家傲 其十一 送庚午同年李晋卿令宜兴,戊戌年夏
作者: 夏言
二十九年如一梦。
鹿鸣筵上笙歌动。
今日长安尊酒共。
遥相送。
行春好醉张公洞。
但得闾阎无疾痛。
休嫌枳棘栖鸾凤。
自古循良非小用。
须珍重。
他时为作甘棠颂。
这二十九年就像一场梦。
在鹿鸣宴上,乐声悠扬。
今天我们在长安共享美酒,
遥相送别。
春天的行程中,醉倒在张公洞。
只要邻里之间没有疾病和痛苦。
不要嫌弃枳树和荆棘栖息鸾凤。
自古以来,循良之士是有用的。
一定要珍重。
将来有机会再为你歌颂甘棠。
夏言,明代诗人,字子熙,号松隐,江苏宜兴人。生于明英宗正统年间,以诗文和政务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兼具豪放与细腻。
这首诗作于戊戌年夏天,送别友人李晋卿前往宜兴,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流露出对人生和友谊的感慨,展现了作者的豁达与宽容。
《渔家傲 其十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在送别友人的过程中,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惜。开头的“二十九年如一梦”便展现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思索,时间在梦中逝去,令人倍感惆怅。然而,随着诗的展开,宴席上的欢声笑语与酒杯相碰的声音又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温暖。
诗中频繁使用意象,如“鹿鸣筵”“长安尊酒”,不仅渲染出一幅热闹的送别场景,也象征着人际关系的亲密与真挚。尤其是“行春好醉张公洞”,诗人借春游的意象,表达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仿佛在诉说着人生的无常和珍惜当前的情感。
更为深刻的是,诗的最后两句“自古循良非小用,须珍重”,更是升华了诗的主题,强调了品德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繁华与逆境中都应珍惜与善待身边的人。
整首诗围绕着珍惜友情、感慨时光和品德的重要性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诗中提到的“鹿鸣筵”代表什么?
A. 悲伤的聚会
B. 欢乐的宴会
C. 遥远的回忆
D. 幽静的地方
诗人希望邻里之间怎样?
A. 互相争斗
B. 和谐无疾
C. 生活富裕
D. 互不相干
“自古循良非小用”中的“循良”指的是什么?
A. 巡逻的士兵
B. 品德良好的士人
C. 追寻财富的人
D. 旅行的商人
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王勃更强调前途的未卜与个人理想,而夏言则更侧重于对友谊的珍惜和生活的感悟,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