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渡黄浦至平湖》

时间: 2025-04-27 15:39:41

诗句

春申浦口午潮生,及到斜阳潮始平。

风便东湖挂帆去,弄珠楼上笛三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9:41

原文展示:

春申浦口午潮生,
及到斜阳潮始平。
风便东湖挂帆去,
弄珠楼上笛三更。

白话文翻译:

在春申浦口,正午的潮水开始涌动;
等到夕阳西下时,潮水渐渐平静。
微风吹来,船帆在东湖上扬起,
三更时分,珠楼之上传来悠扬的笛声。

注释:

  • 春申浦:指的是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一个地方,春申为古地名。
  • 午潮生:指的是中午时候潮水开始上涨。
  • 斜阳:夕阳,日落的时分。
  • 挂帆去:指的是扬起帆船出发。
  • 弄珠楼:可能指的是一种楼阁,楼上有人吹笛。
  • 笛三更:指夜深人静时,笛声悠扬动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瀛(1640-1710),字懋贞,号白石,晚号雪岚,江苏扬州人。清代诗人,擅长诗、文和书法,作品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当时的经济和文化都很繁荣,尤其是在江南地区。诗人通过描写春日黄浦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渡黄浦至平湖》是一首描绘春日自然景色的诗作,诗中展现了春申浦口的潮水变化以及夕阳下的宁静氛围。开头两句通过“午潮生”和“斜阳潮始平”,生动地描绘了潮水的起伏及光影的变化,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切感受。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风便东湖挂帆去”,展现了船只在微风中扬帆出发的画面,传递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最后一句“弄珠楼上笛三更”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夜晚景象,笛声在夜空中回荡,给人一种恬淡、悠然的情感体验。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情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申浦口午潮生:描写春天的浦口,正午潮水开始上涨,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2. 及到斜阳潮始平:夕阳西下,潮水开始逐渐平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
  3. 风便东湖挂帆去:微风吹来,船帆在东湖上扬起,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航行图景。
  4. 弄珠楼上笛三更:夜深时分,楼阁上传来悠扬的笛声,给人一种静谧的美感。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对仗关系,如“午潮生”与“潮始平”。
  • 意象:通过“春申浦口”、“斜阳”、“东湖”、“弄珠楼”等意象,构建了一个生动的自然场景。
  • 拟人:潮水的变化赋予了生命,使整个自然景象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们的活动,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美好的开始。
  • :代表着变化和时间的流逝。
  • :象征着自由和流动的生活。
  • 笛声:传达出宁静和思虑的情感,增添了诗的韵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潮水在何时开始上涨?

    • A. 早晨
    • B. 中午
    • C. 傍晚
    • D. 深夜
  2. “弄珠楼上笛三更”中“笛”指的是: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鸟类
    • C. 一种花
    • D. 一种食物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秦瀛的诗更侧重于动态的潮水与舟行,王维则更注重静谧的山水意境,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 《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闻蛩二首 宿第四铺 朝寒 劳歌 项羽 夏至 夏日杂感四首 夏日杂感四首 夏日十二首 夏日十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方字旁的字 刀字旁的字 包含淡的词语有哪些 壮气吞牛 鱼水相欢 包含关的词语有哪些 金汉 艮字旁的字 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刑讯 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柔惠 長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兰花手 深文奥义 怵目惊心 骄恶 以售其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