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筠州州宅双莲》

时间: 2025-05-06 03:33:40

诗句

录盖红房共一池,一双游女巧追随。

镜中比并新壮後,风际携扶欲舞时。

露蕊暗开香自倍,霜蓬渐老折犹疑。

殷勤画手传真态,道院生绡数幅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33:40

原文展示:

筠州州宅双莲
作者: 苏辙
录盖红房共一池,一双游女巧追随。
镜中比并新壮后,风际携扶欲舞时。
露蕊暗开香自倍,霜蓬渐老折犹疑。
殷勤画手传真态,道院生绡数幅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池红房中盛开的双莲,两个游女在莲花之间轻巧地追逐。镜子中映出这双莲花的美丽,正值盛壮之时,微风吹来,似乎要扶持她们起舞。露水下的花蕊悄然绽放,香气更加浓郁,而霜打过的蓬草稍显老态,却又让人犹豫是否要折下。画工细心描绘,仿佛真实再现了这一幕,院子里挂着几幅生绡的画作。


注释:

  1. 录盖:指房屋的屋顶,古代建筑的特征。
  2. 红房:指红色的屋子,可能象征着富贵或喜庆。
  3. 游女:指在莲池边游玩的女子,形象轻盈。
  4. 比并:指在镜中比照,互相映衬。
  5. 风际:指风中,形容在微风中。
  6. 露蕊:指花蕾上沾有露水的部分。
  7. 霜蓬:指经历霜打的野草,象征衰老。
  8. 殷勤:形容画工的用心和细致。

典故解析:

此诗未直接引用典故,但“莲”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清白、高洁,结合“游女”的形象,隐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号晦庵,北宋著名诗人、词人、政治家,是苏洵的儿子,苏轼的弟弟。其文学成就与兄长齐名,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辙在筠州任职期间,可能是在闲暇时对周围环境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美好景象的欣赏和对人情世态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筠州州宅双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诗中以“红房”、“双莲”为核心意象,展现出一种清新而富有生机的画面。一池莲花,既是自然的产物,也是生活的象征,呼应着诗中“游女”的轻盈与灵动,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美好的氛围。

诗的前两句“录盖红房共一池,一双游女巧追随”,开篇即以生动的场景吸引读者,展现出一种恬静的生活画面。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镜中比并新壮后,风际携扶欲舞时”,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意象,表现出莲与游女之间的相互映衬与呼应,仿佛在诉说着一种青涩而美好的青春回忆。

后面的两句“露蕊暗开香自倍,霜蓬渐老折犹疑”,则将意境推向了深层次的思考,展现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露水和霜蓬的对比,不仅是自然的描绘,更是对人生的隐喻,表达人生如同花朵一般,短暂而美丽,令人珍惜。

最后一句“殷勤画手传真态,道院生绡数幅垂”,通过画手的努力,将这一美好景象固定下来,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录盖红房共一池”:描绘红色的房屋与莲池相映成趣。
  2. “一双游女巧追随”:描绘了两个女子在莲花间轻盈地嬉戏。
  3. “镜中比并新壮后”:在镜中映照出这双莲花的美态。
  4. “风际携扶欲舞时”:微风中似乎要扶持她们起舞。
  5. “露蕊暗开香自倍”:露水浸染的花蕊悄然绽放,香气愈加浓郁。
  6. “霜蓬渐老折犹疑”:霜打过的草似乎已老,但仍犹豫要不要折下。
  7. “殷勤画手传真态”:描绘的画工细致入微,仿佛真实再现。
  8. “道院生绡数幅垂”:院中悬挂着几幅生绡的画作,增添了艺术气息。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镜中比并”来形象地表现莲花与游女的映衬。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性,如“风际携扶欲舞时”,让自然与人类活动交融。
  • 对仗:如“露蕊暗开香自倍,霜蓬渐老折犹疑”,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青春时光的珍惜以及对艺术追求的执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红房:象征富贵与喜庆,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2. 双莲:象征纯洁与美好,代表着诗中人物的灵动与青春。
  3. 游女:代表自由、轻盈的生活状态,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4. 露蕊: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美丽,隐喻人生的短暂。
  5. 霜蓬: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流逝,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红房”象征着什么?

    • A. 平淡无奇
    • B. 富贵与喜庆
    • C. 贫穷与落魄
    • D. 自然与和谐
  2. “双莲”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纯洁与美好
    • C. 竞争
    • D. 孤独
  3. 诗中提到的“霜蓬”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年轻活力
    • B. 时间的流逝与衰老
    • C. 兴奋与快乐
    • D. 疲惫与无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荷花》:王维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 《春夜喜雨》:杜甫

诗词对比:

  • 《荷花》与《筠州州宅双莲》:都是以荷花为主题,但《荷花》更侧重自然的描绘,而《筠州州宅双莲》则结合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同样描绘春天的美景,但着重于春天的气息和生机,与《筠州州宅双莲》的细腻描写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经典宋代诗歌选集,包含苏辙等人的作品。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深入解析古代诗词的工具书。
  3. 《苏辙文集》:苏辙的诗文选集,了解其生平与作品的好材料。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台州孙从事百篇(登第初授华亭尉) 叙雪献员外 称心寺中岛 赠孙百篇 送何道者 题报恩寺上方 送道人归旧岩 冬日 出山寄苏从事 题新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驻旌 孔皆 精夫 水字旁的字 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从魁 包含庐的词语有哪些 嵚崎磊落 截发留宾 求之不得 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路平安 肀字旁的字 北辕适粤 卤字旁的字 川字旁的字 黹字旁的字 衣被群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