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3:50
次韵吴兴李行中秀才见寄并求醉眠亭诗二首 其一 和见寄
作者: 苏辙
才堪簿领更无馀,
赢得十年闲读书。
宠辱何须身自试,
穷愁不待酒驱除。
故人归去无消息,
佳句新来屡卷舒。
前日使君今在此,
不妨时复置双鱼。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仕途和人生的思考。诗中说自己虽有才华,却没有什么余地去施展,十年来只是在闲暇中读书。面对名利的得失,何必亲自去试探?困苦的心情并不需要酒来驱散。与故人的消息断绝,新的佳句频频出现。前几日的使君如今就在这里,不妨时常一起饮酒闲聊。
作者介绍: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江苏扬州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的诗词风格清新婉转,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苏辙与友人李行中交往之际。李行中是一位秀才,诗中表达了苏辙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得失的思考。
这首诗以淡淡的忧伤和沉思的基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怀念。开篇即以“才堪簿领更无馀”自谦,显示出诗人对自身才华的清醒认识,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的无奈与失落。“宠辱何须身自试”,体察名利的虚幻,表明了他对平淡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提到“穷愁不待酒驱除”,说明在困境中,酒并不能解决内心的烦恼,反而更显得无奈。中间几句提到与故人失联的伤感,增添了情感的厚度。而最后以“前日使君今在此”收尾,表达了对友人聚会的期待,展现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既有个人的反思,又与友人情谊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感链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表现出诗人对荣辱得失的超然态度,传递出一种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与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苏辙与哪位秀才有过通信?
诗中提到“宠辱何须身自试”的意思是?
诗中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苏辙与苏轼的作品都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悟与人生的哲学思考,但苏辙的作品更趋于内敛与平和,而苏轼则常显豪放与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