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4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4:44
一剪梅
授衣节后降霜严。
深下罗帏,不挂湘帘。
依人蟋蟀下床鸣,
斜倚熏笼,暗把香添。
夜长正值一阳潜。
漏水丁丁,愁上眉尖。
情深赢得瘦腰肢,
那得梅花,索笑巡檐。
在授衣节之后,霜寒严峻。
深藏在罗帐之下,不挂湘帘。
蟋蟀依偎在床边低鸣,
我倚着香熏的笼子,悄悄地添香。
漫漫长夜正值阳气潜藏。
滴水声声,愁苦涌上眉尖。
深厚的情感换来了纤细的腰肢,
在这宁静的夜里,怎能不想梅花,去寻求一丝欢笑。
陆求可,清代诗人,以擅长词曲而闻名,作品多描绘女性情感与细腻的生活场景,风格柔婉细腻。
这首《一剪梅》创作于寒冬,表达了诗人在冬季的孤独与对温暖情感的渴望,同时也借助自然意象传达了思念之情。
《一剪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人物情感,展现了冬季的凄清与内心的孤寂。诗中以“授衣节后降霜严”开篇,既设定了季节的背景,又暗示了寒冷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生活场景,如“深下罗帏,不挂湘帘”,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封闭与孤独,令人感受到环境对情绪的影响。
在“依人蟋蟀下床鸣”这一句中,蟋蟀的鸣叫不仅是自然界的声音,更是孤独情感的象征,传达出一种无声的诉说。接下来的“斜倚熏笼,暗把香添”,展现了主人公在静谧夜晚的细致生活,透出一丝温暖与期待。
“夜长正值一阳潜”一句则引入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希望,阳气虽潜伏,但未来必将重生。诗人在愁苦中仍保持对未来的渴望与信心,展现出一种坚韧的情感。最后以“那得梅花,索笑巡檐”作结,梅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也寄托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情感的抒发上都极具层次感,充分展现了作者对生活与情感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描绘冬夜的孤独与对温暖情感的渴望,表达了对爱情与生命希望的追求,展现了人性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授衣节后降霜严中的“霜”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蟋蟀”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的最后一句“那得梅花,索笑巡檐”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