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2:1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2:13:39
汝南百日留,走遍三男子。
思归非吾计,聊亦为尔耳。
行装理肩舆,客舍卷床笫。
儿言世情恶,平地风波起。
舟行或易摇,舟静姑且已。
匏系虽非愿,蠖屈当有俟。
老人思虑拙,小子言有理。
晨炊廪粟红,晓市淮鱼美。
索居庖无人,归去迎伯姊。
终岁得安闲,幽居无彼此。
在汝南留了整整一百天,遍访了三位朋友。
我心里思念归去并非我的主意,不过也只是为了你罢了。
整理行装,肩挑轿子,客舍里卷起了床铺。
孩子们说世道不好,平地上风波四起。
舟行时或许容易摇晃,舟静时姑且还好。
虽说缠绕在一起并非我所愿,但时机总会来临。
老人们的思虑拙劣,而年轻人们的话却有道理。
早晨煮饭用的是红粟,早市上买到的淮鱼鲜美。
独自一人待在厨房里,无人归来迎接伯姊。
整年过得安闲,幽居生活没有彼此。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涧溪,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他是苏轼的弟弟,与其风格相似,但更偏向于抒情和思考,作品中常流露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这首诗写于苏辙在外游历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事的感慨,反映了他对于家庭和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思归二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刻思念与对世事的无奈。诗中以“汝南百日留”的开篇,直白地交代了时间的漫长与思乡的深刻。接着,诗人通过“行装理肩舆”描写出外出游历的准备,随后又用“儿言世情恶”来表达对世俗纷扰的感慨,展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与困惑。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安闲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情冷暖的理解。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对归隐生活的渴望,结合了个人对家庭的思念与对社会环境的反思,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思考。诗人在对比世俗与隐居的过程中,最终选择了宁静的生活,反映出他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与选择。
诗歌的主题在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在游历中对现实的思考,以及对故乡的怀念。诗中通过对家庭、社会的观察,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汝南是指哪个地方?
A. 河南
B. 山东
C. 江苏
D. 四川
答案:A
诗中提到的“晨炊廪粟红”意指什么?
A. 早晨煮饭
B. 黄昏做饭
C. 午餐准备
D. 晚餐准备
答案:A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友谊的珍视
B. 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C. 对世俗的讽刺
D. 对旅行的喜爱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