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送春四首 其二》

时间: 2025-05-21 16:53:19

诗句

三月春工倦欲归,花神应约手同携。

明年早赴东郊迓,未论渠侬南北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6:53:19

原文展示:

和送春四首 其二 廖行之 〔宋代〕 三月春工倦欲归,花神应约手同携。 明年早赴东郊迓,未论渠侬南北西。

白话文翻译:

三月里,春天的工匠似乎厌倦了劳作,想要归去,花神应约,手牵手一同离开。 明年,我将早早地前往东郊迎接,不论它流向何方,南北西东。

注释:

字词注释:

  • 春工:指春天的自然力量,使万物生长。
  • 倦欲归:厌倦了劳作,想要休息。
  • 花神:掌管花卉的神灵。
  • 应约:按照约定。
  • 手同携:手牵手。
  • 东郊:东边的郊外。
  • 迓:迎接。
  • 渠侬:指春天。
  • 南北西:泛指各个方向。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行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对自然和季节变化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廖行之在《和送春四首》中的第二首,表达了对春天离去的感慨和对来年春天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离去为主题,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春天描绘成一位工匠,厌倦了劳作,准备归去。花神则应约与之同行,形象生动。诗的末句表达了对来年春天的期待,不论春天流向何方,都将在东郊早早迎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循环的深刻理解和乐观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三月春工倦欲归”,描绘了春天的离去,春工厌倦了劳作,想要休息。
  • 第二句“花神应约手同携”,花神应约与春工一同离去,手牵手,形象生动。
  • 第三句“明年早赴东郊迓”,表达了对来年春天的期待,早早前往东郊迎接。
  • 第四句“未论渠侬南北西”,不论春天流向何方,都将在东郊迎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循环的深刻理解和乐观态度。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春天和花神拟人化,使诗歌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明年早赴东郊迓”与“未论渠侬南北西”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春天的离去和来年的期待,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循环的深刻理解和乐观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工:春天的自然力量,使万物生长。
  • 花神:掌管花卉的神灵。
  • 东郊:东边的郊外,象征着新的开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工”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工匠 B. 春天的自然力量 C. 春天的花朵 D. 春天的神灵
  2. 诗中“花神应约手同携”表达了什么? A. 花神与春工一同离去 B. 花神与春工一同劳作 C. 花神与春工一同庆祝 D. 花神与春工一同休息
  3. 诗中“明年早赴东郊迓”表达了什么? A. 对来年春天的期待 B. 对来年夏天的期待 C. 对来年秋天的期待 D. 对来年冬天的期待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 王维《鸟鸣涧》:描绘了春天的宁静和生机。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廖行之的《和送春四首 其二》:两者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而廖行之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循环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廖行之的诗作,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方法。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临江仙 前题 临江仙 说四象 临江仙 临江仙·和江南雨十二花仙词 正月梅花 临江仙 其二 登西山望滇池 临江仙·戏咏佳人啖冰烛,同瓶丈作 临江仙 次和尹默韵 临江仙十二首 其七 临江仙 临江仙 其三 一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郑开头的成语 钻心刺骨 浩若烟海 羽蹈烈火 权移马鹿 龙飞虎跳 鹏游蝶梦 情罪 四字头的字 违阔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党同妒异 郑卫之声 同字框的字 包含钩的成语 隹字旁的字 户字头的字 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