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2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21:38
元日含元殿下立仗丹凤楼门下宣赦相公称贺二首
作者:杨巨源
天垂台耀扫欃枪,寿献香山祝圣明。
丹凤楼前歌九奏,金鸡竿下鼓千声。
衣冠南面薰风动,文字东方喜气生。
从此登封资庙略,两河连海一时清。
临轩启扇似云收,率土朝天剧水流。
瑞色含春当正殿,香烟捧日在高楼。
三朝气蚤迎恩泽,万岁声长绕冕旒。
请问汉家功第一,麒麟阁上识酂侯。
在天台上,阳光闪耀,扫除了武器的阴霾,香山献上祝寿的香火,祈愿皇上长明。
丹凤楼前,歌声响起,乐声九曲齐奏,金鸡竿下,鼓声如潮,千声齐鸣。
衣冠朝南,春风拂动,文才从东方而起,带来喜庆的气氛。
从今往后,登封的庙宇将更加辉煌,两河连通,海洋一片清澈。
临近轩窗,扇子轻启,仿佛云彩被收起,四方朝拜,江河奔流不息。
春色洋溢在正殿之中,香烟缭绕,捧着日头在高楼上。
三朝的气运早已降临,万岁的祝声在冕旒间长久回响。
请问汉家的功劳第一,麒麟阁上何以识得酂侯的英名?
作者介绍:杨巨源,唐代诗人,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盛世景象和对国家的祝愿,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为了庆祝元旦,表达对皇帝的祝福,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安定与繁荣。诗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反映了人们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心。
杨巨源的《元日含元殿下立仗丹凤楼门下宣赦相公称贺二首》以极为华丽的辞藻描绘了元旦庆典的盛况。诗歌中,作者通过对天台的描绘、音乐的演奏、春风的吹动,以及吉祥的象征,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安宁。诗中强调了国家的兴旺与民众的欢乐,使读者感受到一种生机勃勃的节日气氛。
在形式上,诗歌运用对仗工整的手法,增强了音律的美感,比如“衣冠南面薰风动,文字东方喜气生。”这两句不仅意象生动,而且展示了春风拂面的温暖和洋溢的喜庆。诗的后半部分进一步描绘了朝拜的情景,展现了四海朝天的壮观,表现出万众一心的团结。
整首诗以“请问汉家功第一,麒麟阁上识酂侯”作为结尾,勾勒出对历史功勋的追溯,引发人们对国家未来的思考。诗歌不仅仅是对节日的欢庆,更是对国家安宁和人民幸福的深切期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形象性和生动性。例如,“瑞色含春”将春色与吉祥的象征相结合,体现了喜庆的氛围。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和皇帝的祝福,展现了盛世的繁荣和人民的安宁,体现了忠诚与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杨巨源
C) 杜甫
“丹凤楼前歌九奏”中的“九奏”指的是什么?
A) 乐曲的数量
B) 舞蹈的数量
C) 诗句的数量
诗中提到的“瑞色”主要象征什么?
A) 祝福
B) 吉祥
C) 春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