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1:2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1:28:31
春夜别清樽。
江潭复为客。
叹息东流水。
如何故乡陌。
重树日芬洲转如积。
望望荆台下。
归梦相思夕。
在春夜,我与朋友们在清酒旁依依惜别。江边的潭水让我再次感到孤独。只能叹息东流的河水,又怎能不感慨故乡的陌生?树木重重,芬芳的草地仿佛在变幻。望向荆台的方向,归乡的梦在黄昏时分愈发浓烈。
谢朓(约464年-499年),字希逸,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号称“谢家之子”,是谢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抒情,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在当时的文人圈中有着较高的地位。
这首诗写于春夜,正值离别之时,作者在与友人相聚后,感慨离别的苦涩与对故乡的思念。诗中表现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充满了细腻的情感。
这首诗以春夜的离别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重与对故乡的思念。开篇的“春夜别清樽”,让读者感受到温暖而又带有一丝惆怅的氛围。在“江潭复为客”中,诗人将自己置于江边,身为客人,暗示他在异乡的孤独和无奈。接下来的“叹息东流水”,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流动的水象征着离别的无情与对故乡的思念。
“如何故乡陌”一句,表达了对故乡的陌生感,似乎在说,尽管故乡是自己的根,却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变得遥远。重树芬洲的描写则增加了自然的气息,也暗示着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重聚的渴望。在最后的“归梦相思夕”中,诗人将思乡之情与归家的梦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受到浓浓的离愁与希望交错的情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谢朓卓越的诗歌才华和深厚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乡的主题展开,表现了人对故乡的依恋与对友谊的珍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既美好又惆怅的氛围。
诗中提到的“清樽”指的是什么?
A. 酒杯
B. 酒壶
C. 酒坛
“叹息东流水”中“东流水”象征了什么?
A. 离别的无情
B. 友谊的珍贵
C. 自然的美丽
诗人对故乡的感受是:
A. 熟悉的
B. 陌生的
C. 温暖的
与王维的《送别》相比,谢朓的《和别沉右率诸君诗》更加细腻,情感更为复杂,表现的思乡之情更为深沉。王维的诗则更强调对友谊的珍重与对未来的希望。两者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