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0:25
年华豫已涤。夜艾赏方融。新萍时合水。羽草未胜风。闺幽瑟易响。台逈月难中。春物广余照。兰萱佩未穷。
年华好似已被洗净,夜色中艾草的香气正渐渐融入。新生的浮萍恰好漂浮在水面,羽毛般的草儿尚未抵挡住风的吹拂。闺房幽静,瑟琴的声音变得容易响起,台上远处的月亮却难以照亮。春天的物象广泛照耀,兰草与萱草的佩饰还未穷尽。
谢朓(464年-499年),字希逸,号湘东,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五言诗和骈文。他的诗风清新俊逸,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深受后人喜爱。
此诗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交融的阶段,诗人借助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感受,寄托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谢朓的《奉和随王殿下诗 十五》是一首典型的五言绝句,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清新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春日景色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全诗以清新的自然场景为背景,展现出一种温柔而又淡淡的忧伤。诗的开头,诗人将“年华”与“夜艾”的香气联系在一起,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交融,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诗人以“新萍时合水”来描写春天的生机,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和谐美。最后,诗中提到的“春物广余照”更是使得全诗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然而结尾的“兰萱佩未穷”则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永无止境,给人以深思。整首诗虽短,但意蕴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自然美的赞美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邃的哲思。
选择题:诗中“新萍”指的是什么?
A. 新生的浮萍
B. 老旧的荷花
C. 破碎的柳枝
D. 静谧的水面
填空题:诗中“兰萱佩未穷”表达了诗人对___事物的追求。
判断题:诗的结尾部分表达了对孤独的深刻理解。 (是/否)
谢朓的作品常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则表现了壮丽的山河,尽管主题不同,但同样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