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1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5:15
淮西军大破贼兵连六告捷喜成口号二首 其一
作者: 叶梦得 〔宋代〕
一战聊麾十万师,
西来捷报走黄旗。
六骡壮骑终须去,
九虎将军亦谩为。
面内疲民元不改,
从中胜算自无遗。
临轩想见天颜喜,
百辟欢声动玉墀。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胜利的欢喜和对未来的憧憬。第一句“聊麾十万师”意指指挥十万大军,经过一次战斗后,获得了胜利的消息,黄旗迎风而起,象征着胜利的征兆。“六骡壮骑终须去”则暗示战争的结束,骑兵将离去,意味着战斗的胜利和归还安宁。“九虎将军亦谩为”表达了对将领的赞美,虽然他们的努力被夸大,但胜利是实实在在的。“面内疲民元不改”说明即使在战斗之后,百姓的疲惫和困苦依然存在,但随着胜利的到来,胜算也逐渐增强。“临轩想见天颜喜”更是表达了对皇上欢喜的期待,最后一句“百辟欢声动玉墀”画面描绘出朝廷中的欢庆场面。
作者介绍:叶梦得,字季良,号汝峰,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政治家。他以文采斐然而著称,作品多涉及政治、军事和社会问题。叶梦得在诗歌中常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淮西军在某次战役中取得胜利后的欢庆时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战争结果的关注,以及对百姓安宁的期待。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战争胜利后的喜悦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百姓命运的关切。通过“十万师”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宏大的气势,令人感受到战争的重大和胜利的欢愉。而“六骡壮骑终须去,九虎将军亦谩为”则体现出对将领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战争的惨烈与士兵们的付出。
整体上,这首诗不仅仅是在庆祝一次胜利,更是在表达对未来和平的向往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诗中“临轩想见天颜喜,百辟欢声动玉墀”强调了皇权与民众的关系,胜利的消息传入宫廷,朝廷的欢庆也带来了一丝希望。
叶梦得在诗中运用对比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的力量,同时也使得整首诗在节奏和韵律上更具美感。诗的最后两句更是将欢庆的场面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展现了国家与人民在共同庆祝胜利时的团结与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胜利为主题,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盼及对百姓困苦的关怀,展现了爱国情怀与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旗”象征着什么?
诗人在最后一句中提到的“玉墀”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百姓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相比,叶梦得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对战争胜利的描写,而陆游则更关注个人情感和时代的变迁。两首诗都体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但表达的方式和侧重点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