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4:2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4:21:51
携酒寻佳友,衣纱染翠烟。
磬音清似茗,僧意澹如泉。
石静知逃世,山空自悟禅。
夜谈忘日暮,聊复浩歌还。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寺中寻访好友的情景。作者提着酒去找知己,穿着轻盈的衣服,仿佛沐浴在青翠的烟雾中。寺中的磬声清脆,如同清茶的香气;僧人的心境平和,宛如清泉流淌。石头静默无声,似乎理解了世俗的逃避,而山中空灵的空间让人领悟禅理。夜晚的谈话使人忘却了日落时分,聊得尽兴,最后又开始高歌。
作者介绍:郭辅畿,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山水、禅宗为题材,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夜晚,作者在山寺中与友人相聚,借酒言欢,表达对友谊和内心宁静的向往,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山寺的宁静与友谊的温暖。开篇便以“携酒寻佳友”引入,使人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气息。诗中“衣纱染翠烟”描绘了作者的轻盈与自在,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接下来的“磬音清似茗”与“僧意澹如泉”则将寺庙的宁静氛围与友人的心境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和谐的意境。
“石静知逃世,山空自悟禅”两句更是表现了作者对世俗的超脱与对内心的追求。石头的静谧与山的空灵,仿佛在告诉人们,真正的智慧在于对生活的理解与领悟。最后的“夜谈忘日暮,聊复浩歌还”则让整首诗在愉悦的氛围中结束,展现出作者对友情和生活的热爱。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生活智慧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描绘山寺的宁静和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哲思,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佳友”指的是?
A. 亲人
B. 好朋友
C. 陌生人
“磬音清似茗”中,磬声被比作什么?
A. 酒
B. 茶
C. 风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忧伤
C. 喜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