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1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18:16
真个家居好,纤儿自不关。
遍寻遗父老,一指旧江山。
野寺无僧住,空城有鸟还。
潮回应寂寞,胡骑下孱颜。
这真是个安静的居所,纤儿(指小孩)自然不需要操心。
我到处寻找年迈的父老,只能指着那片旧日的江山。
荒野中的寺庙没有僧人居住,空荡荡的城市只有鸟儿归来。
潮水回应着我的寂寞,胡人的骑兵让人感到无奈。
本诗中提到的“胡骑”可以理解为外族入侵的象征,古代中国常常面临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这种对外族骑兵的提及,反映出诗人对家园安宁的渴望与对外部威胁的无奈。
作者介绍:孙承宗,明代诗人,以诗文见长,作品多反映对社会政治的思考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悟。他的诗风清新、深沉,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和人文的和谐美。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社会动荡时期,作者或许感受到家园的变迁及外族入侵的威胁,故而在诗中表达对故土的思念与对安宁生活的追求。
此诗通过对“家居”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开头几句,诗人描述了一个安静而舒适的居所,传达了一种安逸的心境。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流露出对故土的怀念,对父老的思念,以及对荒凉现状的叹息。特别是“野寺无僧住,空城有鸟还”的描写,展现了人去楼空的凄凉与孤独。潮水的回应不仅是自然的现象,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写照,反映了他在寂寞中的无奈与不安。而最后提到的“胡骑”,则加重了外部压力和对安全感的渴望,形成了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家园的眷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故土的怀念、对安宁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外部威胁的无奈。情感真挚,具有深刻的社会与历史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野寺无僧住”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寺庙的繁荣
B. 社会的冷漠
C. 诗人的快乐
D. 自然的美好
“潮回应寂寞”中的“潮”在此处象征着什么?
A. 自然的力量
B. 诗人的孤独感
C. 时间的流逝
D. 生活的富裕
诗人对“胡骑”的描写主要反映了什么?
A. 对外族的友好
B. 对家园安全的担忧
C. 对战争的渴望
D. 对骑兵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