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3: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3:01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频烦一作频繁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的意思是:丞相祠堂在哪里可以找到呢?在锦官城外有一片苍翠的柏树。春天的草映衬着台阶,显得格外生机勃勃,而隔着树叶的黄鹂鸟唱出的美妙音声显得那么空灵。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谈论国家大计,诸葛亮为两朝的兴亡而尽心尽力。他虽多次出征,却未能凯旋而归,英杰们只能在他面前感叹,眼泪满襟。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以深刻的社会批判和对人道的关注而著称,反映了唐代从盛到衰的历史变迁。
《蜀相》创作于杜甫晚年,时值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民生困苦。杜甫身处的环境促使他对历史人物的思考,特别是对诸葛亮的怀念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蜀相》是一首充满对历史人物诸葛亮的深情怀念之作。开头两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通过对丞相祠堂的描绘,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气氛,柏树的茂盛与丞相的英才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到历史的沧桑与人物的伟大。接下来的两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则通过春天的美好景象,传达出对诸葛亮生前事迹的追思,虽然春色盎然,但英雄已逝,令人感到一种惆怅。
诗的后半部分更为深刻,三顾频烦的描写展现了刘备对诸葛亮的诚意,突显了诸葛亮在国家兴亡中的重要地位。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则是对诸葛亮一生的总结,表达了对他未能实现抱负的惋惜,也让人感受到杜甫对历史无常的感慨和对英雄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文字简练而富有韵味,既表现了对历史人物的钦佩,也隐含着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体现了杜甫深厚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
整首诗传达了对诸葛亮的怀念和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杜甫通过对诸葛亮的描绘,反映了个人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
《蜀相》的作者是?
“三顾频烦”的意思是?
诗中的“黄鹂”代表什么?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