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5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3:22
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渔家场景,渔夫在冻僵的手中提着桨,手指的感觉还未恢复,船上满是苍凉的月光和模糊的雪。画家无从体会渔民的艰辛,却偏爱绘制那寒冷江水中钓雪的美景。
全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反映了古代渔民生活的艰难与艺术家的隔阂,这种主题在古代诗词中屡见不鲜。
孙承宗,明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关注,风格沉郁,寓意深刻。
《渔家》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创作的,反映了当时渔民的艰辛生活以及艺术与现实之间的隔阂。
《渔家》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渔民在寒冷冬季作业的艰苦情境,诗人用“呵冻提篙”一句,形象地表现出渔夫的手因寒冷而冻僵,渔民在寒潮中艰难求生的情景令人心痛。接下来的“满船凉月雪模糊”则营造了一种冷清而又孤寂的氛围,冷月与雪交织,似乎在无情地映衬着渔民的困苦。而最后两句则揭示了画家对渔民苦难的无知,尽管他们创作出美丽的寒江钓雪图,却无法感同身受渔家的辛劳。这不仅反映了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割裂,也引发了对社会底层生存状态的深思。整体来看,诗作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渔民艰辛生活的同情以及对艺术家与劳动者之间隔阂的批判,强调了社会对底层人民的忽视,揭示了现实与艺术之间的矛盾。
诗中提到的渔家生活的象征是什么?
“满船凉月雪模糊”中的“凉月”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画家对渔民的态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