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经孺子亭观龙井》

时间: 2025-08-11 18:08:03

诗句

寒泉百尺几秋春,祠祷流传信若神。

何事古先殊昧此,为霖顾取筑岩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1 18:08:03

原文展示:

经孺子亭观龙井 赵蕃 〔宋代〕 寒泉百尺几秋春,祠祷流传信若神。 何事古先殊昧此,为霖顾取筑岩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孺子亭边观赏龙井,井深百尺,历经多少春秋。人们祭祀祈祷,传说中它如同神灵般灵验。为何古人对此一无所知,只为了求雨而寻找筑岩之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寒泉:指深井中的水,因其深而显得寒冷。
  • 百尺:形容井深。
  • 几秋春:指经历了多少个春秋,形容时间长久。
  • 祠祷:祭祀祈祷。
  • 信若神:传说中非常灵验,如同神灵一般。
  • 殊昧此:完全不了解这一点。
  • 为霖:为了求雨。
  • 顾取:寻找。
  • 筑岩人:指能够筑岩求雨的人。

典故解析:

  • 龙井:可能指井中有龙的传说,古代常认为龙能带来雨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此诗可能是在游览孺子亭时,对龙井的传说和历史有所感慨而作。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赵蕃游览孺子亭时,对龙井的传说和历史有所感慨,同时对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无知表示疑惑,表达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龙井的描绘,展现了其深邃和神秘。诗中“寒泉百尺几秋春”一句,既描绘了井的深度,也暗示了其历史的悠久。“祠祷流传信若神”则表达了人们对龙井的敬畏和信仰。后两句则提出了对古人无知于自然现象的疑惑,以及对求雨方法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寒泉百尺几秋春”:描绘了龙井的深度和历史的悠久。
  • 第二句“祠祷流传信若神”:表达了人们对龙井的敬畏和信仰。
  • 第三句“何事古先殊昧此”:提出了对古人无知于自然现象的疑惑。
  • 第四句“为霖顾取筑岩人”:表达了对求雨方法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信若神”比喻龙井的灵验如同神灵。
  • 对仗:“寒泉百尺”与“几秋春”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龙井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思考,以及对古人无知于自然现象的疑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泉:深邃而神秘的井水。
  • 百尺:井的深度,象征时间的悠久。
  • 祠祷:人们对龙井的敬畏和信仰。
  • 信若神:龙井的灵验如同神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寒泉”指的是什么? A. 深井中的水 B. 寒冷的泉水 C. 冰冷的河流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祠祷”是指什么? A. 祭祀祈祷 B. 祠堂建筑 C. 祈祷仪式 答案:A

  3. 诗中的“信若神”形容的是什么? A. 龙井的灵验 B. 神灵的存在 C. 信仰的力量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对比: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与赵蕃的《经孺子亭观龙井》: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苏轼的诗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而赵蕃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上郡 其一 寄元美 其四 寄元美 其三 寄元美 其二 寄元美 其一 平凉 大风歌 送太医令周一之从大将军出塞 越人歌 杪秋登太华山绝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脱货 嬴奸买俏 怒从心起 退价 QDII 病字头的字 莺颠燕狂 包含臭的词语有哪些 墙宇 面字旁的字 神迷意夺 鼎字旁的字 海北天南 吞炭漆身 气字旁的字 犬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