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4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46:03
原文展示:
赠刘进父监庙四首 赵蕃 〔宋代〕
岁晚戒行路,问君何远征。 风霜虽自苦,坟墓不胜情。 南徙计岂得,北归边未平。 非惟慕严父,抑亦念难兄。
白话文翻译:
岁末提醒你行路的艰辛,问你为何要远行。 尽管风霜自是辛苦,但远离坟墓的情感难以承受。 南迁的计划怎能实现,北归的边疆尚未平定。 不仅是因为敬仰严父,也是因为思念难以相聚的兄长。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此诗是赵蕃赠给刘进父的,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边疆战事频发,许多人因战乱而被迫迁徙。赵蕃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友人刘进父远行的担忧,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岁末为背景,通过问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诗中“风霜虽自苦,坟墓不胜情”一句,既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又抒发了对家乡的深切情感。后两句“南徙计岂得,北归边未平”,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家乡的眷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通过描绘旅途的艰辛和远离家乡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家乡的眷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风霜虽自苦”中的“风霜”比喻什么? A. 旅途的艰辛 B. 天气的变化 C. 战争的残酷 D. 生活的困难
诗中“坟墓不胜情”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关切 B. 对家乡的思念 C. 对旅途的担忧 D. 对战争的恐惧
诗中“南徙计岂得,北归边未平”反映了什么社会背景? A. 社会安定 B. 社会动荡 C. 经济发展 D. 文化繁荣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