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十耕牛》

时间: 2025-07-12 02:05:28

诗句

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

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

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粟。

稼收风雪时,又向寒坡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2:05:28

原文展示:

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
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
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粟。
稼收风雪时,又向寒坡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农夫辛勤耕作的情景。农夫破旧的衣领依然在耕作中不休,根本没有时间顾及瘦弱的小牛。夜晚归家时,面对明亮的月光,他气喘吁吁;清晨出门时,穿行在深谷之中。虽然力量已经耗尽于田地,但肚子里仍然没有吃饱的粮食。稼穑的时候正值风雪严寒,他又要去寒坡放牧。

注释:

  • 破领:指衣服的领口破损,形象地表现出农夫的艰辛。
  • 耕不休:耕作没有停止,表明农夫的辛勤劳作。
  • 羸犊:羸弱的小牛,象征着农家的困难。
  • :气喘吁吁,形容疲惫的状态。
  • 穿深谷:在深谷中行走,暗示艰难的道路。
  • 力虽穷田畴:虽然力气已经耗尽在田地上。
  • 肠未饱:肚子里没有填饱,表示生活困窘。
  • 稼收风雪时:农作物的收成时正值风雪天气。
  • 寒坡牧:在寒冷的坡地上放牧,描绘了艰苦的生活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圣俞,号白石,宋代著名诗人,生于1045年,卒于1121年。他是诗坛上倡导“诗言志”的代表人物之一,作品多以田园诗和咏怀诗见长。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农民的艰辛生活与社会困境。诗人通过对耕作与放牧的描写,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与赞美。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耕牛》通过对农夫辛勤劳作的描绘,深刻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诗中开篇便以“破领耕不休”展现了农夫的辛勤,衣领的破损象征着他在劳作中所付出的代价。接下来的“何暇顾羸犊”则进一步揭示了农夫的无奈,连小牛的状况都无法顾及,体现了生活的困窘。

“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两句,则描绘了农夫夜归时的疲惫与清晨出门时的艰辛,表现出他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重重困难。而“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粟”,则揭示了农夫即使拼尽全力,也未必能填饱肚子,这使得全诗充满了悲凉的情感。

最后一句“稼收风雪时,又向寒坡牧”更是将农民的生活困境推向高潮,风雪中的收成与寒坡的放牧相结合,形成了生动的对比,表现了农民在自然与生活中双重压力下的无助和坚持。

整首诗不仅让人感受到农民的辛勤与困苦,也引发了对社会底层生活状态的深思,展现了梅尧臣对农民生活的深刻关怀与同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破领耕不休:农夫的衣领已经破损,但依然在耕作,表现出他的勤劳。
  2. 何暇顾羸犊:忙得连小牛的状况都无法顾及,反映了生活的艰辛。
  3. 夜归喘明月:夜晚归家时气喘吁吁,体现出疲惫和辛劳。
  4. 朝出穿深谷:清晨出门时穿行在深谷,暗示了艰难的生活道路。
  5. 力虽穷田畴:虽然已经耗尽力气在田间耕作。
  6. 肠未饱刍粟:但肚子里仍然没有吃饱,表现了生活的困窘。
  7. 稼收风雪时:收成的季节正值风雪,描绘了严酷的自然环境。
  8. 又向寒坡牧:又要去寒冷的坡地放牧,进一步体现了农夫的艰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破领”比喻农夫的艰辛与不易。
  • 拟人:将农夫的辛劳与小牛的羸弱相对比,增强诗的情感。
  • 对仗:诗中“夜归喘明月”和“朝出穿深谷”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农夫生活艰辛的描绘,表现了对农民勤劳与困苦的同情,反映了社会底层的生存状态,传达出一种对农民辛勤付出的赞美和对其困境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破领:象征农民艰难的生活状态。
  • 羸犊:代表着家庭的困境与无奈。
  • 明月:夜晚归家的孤独与疲惫。
  • 深谷:艰难的生活道路。
  • 风雪:自然环境的严酷与挑战。
  • 寒坡: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破领耕不休”的意思是: A. 农夫的衣服破了
    B. 农夫不停地耕作
    C. 农夫不在乎小牛
    D. 农夫晚上不回家

  2. 诗中提到的“羸犊”指的是: A. 强壮的小牛
    B. 瘦弱的小牛
    C. 年轻的牛犊
    D. 生病的小牛

  3. 诗中描绘的自然环境是: A. 温暖的阳光
    B. 风雪交加
    C. 平静的湖泊
    D. 繁花似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陶渊明与梅尧臣的田园诗对比:陶渊明的诗歌更多地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宁静,而梅尧臣则更注重于对农民辛勤劳作与生活困境的现实描写,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诗人个性。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梅尧臣相关研究论文及集评。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太易上人赴东洛 送菊潭王明府 送夔州班使君 送崔校书赴梓幕 送曹三同猗游山寺 送永阳崔明府 题玉真观公主山池院 卫明府寄枇杷叶以诗答 病中寄郑十六兄 秋夜忆兴善院寄苗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提土旁的字 显志 凡结尾的成语 变迹埋名 卤字旁的字 旁皇 私字儿的字 鼎折餸覆 包含或的词语有哪些 门字框的字 二字旁的字 二桃杀三士 抟心壹志 壸则 弭耳俯伏 包含踣的词语有哪些 要害之地 包含时的词语有哪些 旧事重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