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4:37
冷冽苍黄风似劈,
雪骨冰筋满瑶席。
庭松流污相抵吃,
霜絮重裘火无力。
孤峰地炉烧白枥,
庞眉道者应相忆。
倏忽维阳岁云暮,
寂寥不觉成章句。
惟应将寄蕊珠宫,
禅刹云深一来否。
寒冷刺骨的苍黄风像是刀一样劈来,
雪白的骨头和冰冷的筋脉满铺瑶席。
庭院中的松树被流污压得无法生存,
霜雪覆盖的重裘在火炉前无力取暖。
孤峰上的地炉烧着白枣木,
庞眉道士应该会想起我吧。
转眼间,阳光已经渐渐西下,岁月已到暮年,
我在寂寥中不知不觉写成了这几句。
只希望能寄往蕊珠宫,
问一问那深藏在云里的禅院,是否来过。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蕊珠宫”与“禅刹”均源于古代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道教和佛教文化的喜爱和追求。
作者介绍
贯休,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830年,卒于公元912年,字子真,号无可,号称“贯休”。他以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寄高员外》创作于唐代,正值那个时期文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此诗体现了诗人在寒冷孤寂的环境中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往昔时光的感慨。
《寄高员外》是一首充满诗人孤独感和对友人思念之情的作品。开篇以“冷冽苍黄风似劈”描绘了严寒的天气,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对庭中松树、霜雪和火炉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寒冷的环境和内心的无奈与孤独。尤其是“霜絮重裘火无力”一句,生动地表现出在寒冷中取暖的无力感,反映了人对自然力量的无奈。
而“孤峰地炉烧白枥”一句则引出了道士的形象,暗示对朋友的怀念。接下来,岁月流逝的感慨在“倏忽维阳岁云暮”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似乎在感慨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而自己却仍在孤独中追寻。
最后两句“惟应将寄蕊珠宫,禅刹云深一来否”,体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与失落。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友人的深情思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自然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深刻反思,流露出一种孤独而又温暖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庞眉道者”是指什么?
A) 诗人
B) 道教修行者
C) 佛教徒
诗中“冷冽苍黄风似劈”的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孤独与寒冷
C) 喜悦
诗的最后两句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B) 对朋友的思念
C) 对自然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