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别仙客》

时间: 2025-04-26 21:37:45

诗句

巨鳌头缩翻仙翠,蟠桃烂落珊瑚地。

浪溅霓旌湿鹏翅,略别千年太容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7:45

原文展示:

别仙客
作者: 贯休 〔唐代〕

巨鳌头缩翻仙翠,
蟠桃烂落珊瑚地。
浪溅霓旌湿鹏翅,
略别千年太容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场景:巨鳌的头缩回去,翻动着仙气,蟠桃树上的果实落在了珊瑚般的土地上。波浪拍打着霓裳的旗帜,弄湿了鹏鸟的翅膀,轻轻地告别千年似乎太容易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巨鳌:传说中的巨型海龟,常被认为是神话中的生物。
  • 仙翠:指仙人所居住之处的翠绿环境。
  • 蟠桃:一种神话中仙桃,食之可长生不老。
  • 珊瑚地:形容地面如珊瑚般美丽。
  • 霓旌:指色彩鲜艳的旗帜。
  • 鹏翅:指大鹏鸟的翅膀,象征着高飞的力量。

典故解析:

  • 蟠桃:出自《西游记》,仙桃可以延年益寿,是仙人所喜爱的果实。
  • 巨鳌: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巨鳌是支撑天地的神兽,象征着大自然的力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约830年-912年),字俊爽,号归隐,唐代诗人,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反映出当时文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别仙客》是一首充满仙气和梦幻色彩的诗。诗中通过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超越现实的理想境界。巨鳌的出现象征着神秘与力量,蟠桃的落下则暗示着仙界的易逝和脆弱。诗人在“浪溅霓旌湿鹏翅”中,巧妙地将自然与人事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最后一句“略别千年太容易”深刻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告别的无奈,留给读者无限的思考与感慨。

整首诗在语言上清新流畅,意象丰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体现了贯休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巨鳌头缩翻仙翠:描述巨鳌的头部缩回去,似乎在翻动着一片仙气,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 蟠桃烂落珊瑚地:蟠桃树上的果实掉落在美丽的地面上,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 浪溅霓旌湿鹏翅:波浪拍打着色彩鲜艳的旗帜,弄湿了大鹏鸟的翅膀,暗示着一种动感与变化。
  • 略别千年太容易:轻轻告别千年似乎太简单,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巨鳌比作神秘的生物,增强了诗的神秘感。
  • 对仗:诗句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自然现象如浪和鸟被赋予情感,提升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巨鳌:象征着力量与神秘。
  • 蟠桃:象征着长生与美好。
  • 霓旌:象征着色彩斑斓的生活和理想。
  • 鹏翅:象征着追求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巨鳌”象征什么? A. 力量
    B. 美丽
    C. 时间

  2. “蟠桃”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A. 短暂的生命
    B. 永恒的快乐
    C. 财富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喜爱
    B. 对时间的无奈
    C.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的作品,描绘自然景色,有相似的理想境界。
  • 《赠花卿》:杜甫的作品,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庐山谣》与《别仙客》: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但前者更多体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后者则更注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贯休诗集》

相关查询

次韵太守出郊 新安侯夫人俞氏挽词 桑岭 秋夕不能佳眠 八场坪闻猿 浣溪沙 大波林 妙喜泉 初四日东郊观麦苗 占星者谓命宫月孛,独行无害,但去年复照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撇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百锻千炼 待结尾的成语 霞馆 门阶户席 鞭辟着里 尣字旁的字 矮半截 掉以轻心 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诚当 龍字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山阴乘兴 计然之策 四通五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