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8:0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8:06:28
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
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
两崖崇墉倚,刻画城郭状。
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
珠玉走中原,岷峨气凄怆。
三皇五帝前,鸡犬各相放。
后王尚柔远,职贡道已丧。
至今英雄人,高视见霸王。
并吞与割据,极力不相让。
吾将罪真宰,意欲铲叠嶂。
恐此复偶然,临风默惆怅。
这首诗描写了剑门关的险峻和壮丽。天设险阻,剑门在天下显得格外雄壮。连绵的山脉环抱西南,石壁的形状皆向北倾斜。两侧的崖壁高耸如城墙,似乎在描绘城郭的样子。即使一人面临关口,也无惧百万敌军的逼近。珠玉在中原流转,岷山的气氛令人感到凄凉。三皇五帝之时,鸡犬相安,国泰民安。如今的帝王却远离柔和之道,贡品之路已然失去。时至今日,英雄豪杰依然高视阔步,仿佛能看到霸王的气象。吞并与割据,双方势力都不肯相让。我将把真正的罪过归于宰相,意欲铲除重重山峦。但我恐怕此事只是偶然,站在风中默默惆怅。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目睹了社会动荡和民生困苦,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深厚的同情心和历史感。
《剑门》创作于杜甫流亡时期,诗人身处动荡不安的时代,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剑门关的险峻地势象征着国家的危机和英雄的渴望,诗中蕴含着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忧虑。
《剑门》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杜甫通过描绘剑门的险峻和壮丽,表现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开篇便以“惟天有设险”引入,展示了自然的雄伟和历史的沉重。接着,通过对剑门关的描写,展现了这一战略要地的险要与壮观,表现出诗人对战乱时局的关注。
诗中提到“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展现了英雄气概,虽然身处危机,却不惧强敌,反映了杜甫对英雄人物的向往与敬仰。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历史的感慨,提到“三皇五帝”的安定与“后王尚柔远”的无力,体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政治的失望。
最后,杜甫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忧虑与惆怅,尽管有铲除重重阻碍的决心,但仍感到无能为力,只有默默感叹。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深沉,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又有对英雄气概的追求,展现出杜甫深厚的历史感知和人文关怀。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英雄气概的赞美,反映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理想的冲突,体现出诗人的悲悯情怀与对未来的思考。
剑门关位于哪个地方?
杜甫在诗中表现了对哪个历史时期的向往?
“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