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7 23:3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37:28
田家以二月二日晴雨占谷价枕上口占
作者:洪咨夔 〔宋代〕
葛根已尽麦方青,
延颈东来米价平。
怕听三更三点雨,
要占二月二朝晴。
这首诗描绘了农家在二月二日这个重要节气时,对天气和谷物价格的关注。诗中提到,葛根已经收完,而麦草正青翠,预示着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良好。米价也因为天气和农作物的生长而趋于平稳。诗人表达了对夜雨的担忧,尤其是在三更时分的细雨,急切希望能够在二月二日这天看到晴天,以便占卜谷物的价格。
洪咨夔(约1040年-1110年),字宗之,号澹斋,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农田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
这首诗创作于农耕社会的背景下,二月二日是春耕的重要时刻,农民对天气变化和谷价的变化十分敏感。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状况的关心。
这首诗以清新的田园风光为背景,展现了农民在春季耕作时的情感状态。诗的开头“葛根已尽麦方青”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季农田的景象,葛根的收获象征着农作物的成熟,而“麦方青”则暗示着新的生长周期即将开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丰收的渴望与期待。
接着,诗人提到“延颈东来米价平”,反映出农民对市场价格的关注。这一方面体现了农民对生活的实际考虑,另一方面也显示了自然与经济之间的密切联系。市场价格的稳定让诗人在内心感到一丝安慰。
最后两句“怕听三更三点雨,要占二月二朝晴”,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期待。夜间的细雨可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尤其是在二月二这个关键时刻,诗人渴望看到晴天来占卜未来的谷物价格。这种忧虑恰恰反映了农民对命运的无奈与期盼,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农田的生机,也表现了农民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透出一种朴实而深邃的情感。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农民对自然与经济的关注,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致描绘,传达出对丰收的期待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反映出人们与自然、市场之间的微妙关系。
诗中提到的“葛根”象征什么?
a) 新的生长
b) 过去的收获
c) 未来的担忧
“怕听三更三点雨”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担忧?
a) 夜晚的寒冷
b) 农作物的生长
c) 市场价格的波动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丰收的期待
c) 对自然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