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4:5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4:51:49
阁上束三千卷,墙角弃二尺檠。
此玉函方不载,无金篦刮亦明。
阁楼上堆放着三千卷书籍,墙角却扔下了二尺长的灯笼。
这玉制的匣子里面本不装书,即使没有金色的梳子刮拭,依然是光亮的。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玉函”象征着珍贵的智慧和知识的载体,暗示古代文人对书籍和文化的珍视。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文,号岳阳,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他以豪放的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作品多涉及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诗人对书籍和知识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物质的超然态度。诗人可能在书房中感受到的孤独与书籍的价值之间的思考。
刘克庄的《左目痛六言九首》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书籍和知识的珍视,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物质的超然。诗中以“阁上束三千卷”开头,展示了书籍的丰富和知识的积累,而“墙角弃二尺檠”则对比了物质的无奈与知识的光辉。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知识的价值,也反映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冷淡态度。接下来的“此玉函方不载”,则进一步强调了知识的不可替代性,表明即使没有外在的装饰和工具,真正的智慧依然光芒四射。整首诗以简单而深刻的意象,传达出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及对物质的淡泊。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和持久性,同时表现了对物质世界的淡泊态度,突出了精神追求的珍贵。
诗中提到的“阁上束三千卷”指的是什么?
A. 书籍
B. 灯笼
C. 玉函
“此玉函方不载”中“玉函”象征什么?
A. 物质财富
B. 知识和智慧
C. 自然美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物质的追求
B. 对知识的珍视
C. 对社会的批判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诗更注重内心的感受和对知识的重视,而李白则强调对生活的享受与豪放。两者在情感表达与主题上有所不同,但均体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