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2:0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2:07:28
发似秋霜身槁枝,相逢惊怪此翁谁。能啖范丈齑盐日,曾识荆公疥癣时。不待姓名尊德齿,要知戒腊须眉。融修汉士中翘楚,商略总堪大小儿。
我的头发像秋天的霜,身体瘦得像干枯的树枝,偶然相遇让人惊讶,这位老人究竟是谁呢?我能吃得像范仲淹那样,日子过得清淡如盐和齑,曾经也识得荆公(荆轲)当年患疥癣的模样。我不需要名声、地位和年龄,只要知道修身养性、戒律修行就足够了。在汉代士人中,我是个翘楚,和年轻人谈论问题时,大小事情都能应对自如。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维峻,号惭愧道人,宋代诗人,以诗、词、文三方面均有成就,尤以诗歌为人所称道。其作品多描写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名利的看法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表达了老年人的孤独与思考,以及对修身养性的重视。
《纵笔二首》通过对年老体衰的自我描绘,展示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内在修养的追求。开篇即以“发似秋霜”勾勒出衰老的形象,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叹息。然而,随之而来的“能啖范丈齑盐日”则逆转了这种消极的情绪,表达了诗人虽年迈却仍能保持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如范仲淹和荆轲,不仅是诗人自我修养的参照物,更是他人生哲学的体现。通过与历史的对比,刘克庄强调了内在的修炼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这些才是值得尊重和追求的,而非外在的名声和地位。
整首诗的情感流露自然,既有沉重的思考,又透出一丝轻松与幽默,展示了诗人超然的心态和深邃的智慧。最后一句“融修汉士中翘楚”则总结了诗人对自身的认知与定位,展现出一种自信和从容的气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内在修养与人格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自我价值的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刘克庄的“发似秋霜”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范仲淹代表了哪种生活态度?
“不待姓名尊德齿”意在强调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刘克庄的诗更多地关注内心的修养与反思,而杜甫则更强调对国家与社会的关怀。这种对比揭示了两位诗人不同的关注点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