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2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24:15
忽见牙郎态,
吁嗟悔失身。
不虞小婢子,
曾是柳家人。
忽然见到那位年轻的郎君,我不禁感慨,自己真是失去了身分。没想到这个小婢女,竟然曾是柳家的女儿。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华,号谷雨,南宋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与清新的意象著称。他的诗歌多关注社会现实,情感细腻,作品有《刘克庄集》等。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士人生活困苦,诗人在此背景下反映个人命运及对当时社会的思考,表达对人际关系和身份变迁的感慨。
《柳家婢》是一首短小却意蕴深刻的诗,作者通过对一个年轻郎君和小婢女之间的关系描绘,揭示了身份与命运的变迁。诗的开头“忽见牙郎态”,传达出一种突如其来的感慨,似乎在一瞬间勾起了往日的回忆。接下来的“吁嗟悔失身”则体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悔恨之情,表现了对自己身世的无奈和对爱情的惋惜。
“小婢子”这一称呼,带有一种轻蔑与不屑,但在诗的最后一句“曾是柳家人”却让这个小婢子的人生经历有了新的深度,暗示着她曾经的高贵身份,反映了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的无情。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身分与命运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与批判。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身份与命运的反思,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无情与人际关系的复杂,表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失望与批判。
“牙郎”指的是:
A. 年轻的女子
B. 年轻的男子
C. 老年人
D. 婢女
诗中“失身”主要表达了:
A. 对爱情的失落
B. 身份的丧失
C. 生命的结束
D. 朋友的离去
“曾是柳家人”说明小婢子的:
A. 过去的家世
B. 现在的身份
C. 未来的希望
D. 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