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叔父给事挽词十首》

时间: 2025-05-21 07:56:00

诗句

更生苦讼石中书,宰掾非人欲引裾。

两猾论兵几败国,同时御史更谁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7:56:00

诗词名称: 叔父给事挽词十首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更生苦讼石中书,宰掾非人欲引裾。
两猾论兵几败国,同时御史更谁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政治斗争的无奈与悲哀。他认为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许多事情都变得痛苦而艰难。宰相与官员们并非出于公心,反而只是在追求个人的利益。两国之间的战略讨论中,常常是两派狡猾之人,导致国家几乎走向灭亡。如今的御史又有谁能与之相比呢?


注释:

  • 更生:再生,指再次经历。
  • 苦讼:痛苦的争讼,形容政治斗争激烈。
  • 宰掾:指宰相及其下属,泛指官员。
  • 引裾:引导,拉着衣袖,意指引荐或拉拢。
  • :狡猾,形容人心险恶。
  • 论兵:讨论军事问题。
  • 御史:古代负责监察的官员。

典故解析:

“石中书”指代古代的书籍与文字,象征着智慧与知识的积累;“宰掾非人”反映了对官场腐败的痛心;“两猾论兵”则强调了权谋之争对国家的危害,类似于历史上著名的权臣与将领之间的斗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擅长用典,情感真挚,常常借古讽今。

创作背景:

本诗是黄庭坚为其叔父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亲人的怀念以及对政治现状的思考,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这首挽词通过对政治斗争的深刻反思,表现了对人情世故的无奈。诗中“宰掾非人欲引裾”一语道出了官场的险恶与人心的复杂,揭示了当时政治生态的阴暗面。诗人用简练的语言将个人的痛苦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通过“更生苦讼”与“两猾论兵”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整首诗既有对亲人的追思,又有对社会的批判,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与敏锐的社会洞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更生苦讼石中书:暗示政治斗争的艰辛与复杂,书籍象征智慧,但在现实中却难以施展。
  2. 宰掾非人欲引裾:官员的动机并不纯粹,反倒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互相拉拢,这种现象令人失望。
  3. 两猾论兵几败国:两国的狡猾之人讨论军事,结果几乎导致国家的覆灭,表现出权谋的危害。
  4. 同时御史更谁如:对当今御史的失望与无奈,质疑谁能与以往的清明廉洁相比。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更生苦讼”和“宰掾非人”,形成鲜明对比,突显诗歌的情感。
  • 隐喻:将“书”比喻为智慧的象征,反映对知识与真理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亲人的追忆与对政治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忧虑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出其深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 石中书:象征智慧与沉重的历史负担。
  • 宰掾:代表腐败的官场,暗示人心的黑暗。
  • :象征狡诈与阴险,反映权谋斗争的残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更生苦讼”中“苦”字的意思是: a) 快乐
    b) 痛苦
    c) 忍耐

  2. 诗中的“宰掾”指的是: a) 皇帝
    b) 官员
    c) 士人

  3. “两猾论兵”中“猾”的意思是: a) 诚实
    b) 狡猾
    c) 勇敢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黄庭坚的作品与杜甫的《春望》都有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注,反映了士人对于社会现状的忧虑,但黄庭坚更多地聚焦于个人与权力的关系,而杜甫则体现了对国家命运的直接关切。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浮石清晓放船遇雨 又和风雨二首 过吕城闸六首 过严州章村放歌 月下杲饮七首 阊门外登溪船五首 卧治斋晚坐 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 白紵歌舞四时词冬 送谢子肃提举寺丞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反正拨乱 十行俱下 包含当的词语有哪些 违命侯 信心十足 包含引的成语 月部首的字有哪些字_月部首汉字大全及笔顺详解 了不可见 聿字旁的字 赤字旁的字 灯谜 背公向私 显字草书怎么写?这份显字草书笔顺详解,助你轻松掌握_汉字草书学习 | 顯字草書 玄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包含床的词语有哪些 棉农 用字旁的字 金蟆 鸟毛笔字怎么写?鸟毛笔字书写技巧与笔顺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