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7:2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7:20:16
茅竹无钱结翠霞,归来栖止梵王家。
夜窗听雨翻书叶,晓研凌霜注井花。
已隔朱楼安管钥,独寻碧磵问津涯。
芦帘纸帐门如水,兀坐蒲团事不赊。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者僧人在简朴的小屋中读书的情景。茅草和竹子没有花费金钱搭建,归来时在梵王的家中栖息。夜晚在窗边听着雨声,翻动着书页,清晨时在霜冻的天气里研磨香料,注入井水中。已然与朱楼隔绝,安心地保管着钥匙,独自寻访碧水边的问津之地。芦苇帘和纸帐的门如同流水一般,端坐在蒲团上,心中无所挂碍。
冯时行,宋代诗人,字子升,号从亭,江苏人。其诗歌多描绘山水田园,传达隐逸思想,常以简洁清新的风格著称。
该诗作于隐居生活中,反映了作者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知识的渴求,带有浓厚的隐士情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隐者的清幽生活与内心追求。诗人所描绘的环境虽然简朴,但却充满了诗意的宁静。开头的“茅竹无钱结翠霞”便点明了隐者追求的生活态度——不依赖外物,而是依靠自然的馈赠,营造出一处清幽的栖息之地。
诗中“夜窗听雨翻书叶”一句,生动地表现了隐者的学识渊博与对文化的热爱。听雨声、翻书页的细节,传达出一种静谧而专注的氛围。清晨的“晓研凌霜注井花”,则透露出一种生活的仪式感,即使在寒霜中,依然坚持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美好。
同时,诗人通过“已隔朱楼安管钥”与“独寻碧磵问津涯”对比,表现了隐者与世俗的隔绝,显示了他对世俗的淡泊与淡然。最后的“兀坐蒲团事不赊”则表明了诗人心态的从容与淡泊,隐者并不急于追求世俗的成就,而是安于当下,享受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在音乐感与画面感上均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传达出隐者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态度,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隐者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内心平和的渴望,传达出一种追求精神自由与宁静的哲学思想。
诗中所描述的栖止地点是哪里?
A. 山顶
B. 梵王家
C. 朱楼
“晓研凌霜注井花”中的“凌霜”指的是什么?
A. 霜冻的天气
B. 冰冷的水
C. 早晨的露水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热爱?
A. 听雨
B. 翻书
C. 写诗
冯时行的《寓栖隐者僧舍读书》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隐者的生活,前者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知识的追求,后者则展示了山水的美丽与诗意,两者皆有隐逸之情,但侧重点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