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3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34:50
月夜
冯时行
秋立雨新霁,气清云自消。
地空银海阔,天净玉丸跳。
把砚承明露,扶儿看碧霄。
病禁凄冷得,不惜到明朝。
在秋天的立秋时节,刚刚下过雨,天气清新,云彩渐渐散去。
大地空旷,银色的海洋般宽广,天上明亮的月亮如玉般闪耀。
我把砚台放在清晨的露水上,扶着孩子仰望碧蓝的天空。
由于病痛而感到凄凉,但我不惜忍受,愿意等到明天早晨。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月”、“露”、“碧霄”等意象,体现了古代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在自然中寄托的个人情感。
冯时行,字子明,号天启,宋代诗人,出身于士族家庭,才华横溢,擅长诗词,尤其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著称。
这首诗创作于秋季,作者在雨后清新的夜晚,面对月色和自然美景,感受到内心的孤寂与病痛,表达了在美景中对生命的思考。
《月夜》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象的佳作,诗中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情感。开头两句描绘了雨后清新的气候和天空的变化,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接着,通过“地空银海阔,天净玉丸跳”的描写,展现了广阔的夜空和明亮的月亮,形成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在这个静谧的时刻,又引入了个人的情感,表达了因病而感到的孤独和无奈,最后以“到明朝”作为结尾,暗示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希望,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自然的美景与个人的孤独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未来的期待。通过描写秋夜的宁静与月亮的明亮,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也反映了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
诗中提到的“明露”指的是什么?
A. 明亮的月光
B. 清晨的露水
C. 晚上的露水
D. 秋天的阳光
“地空银海阔”中“银海”比喻什么?
A. 银色的海洋
B. 空旷的土地
C. 广阔的夜空
D. 明亮的星星
诗人因何感到“凄冷”?
A. 因为天气寒冷
B. 因为生病
C. 因为孤独
D. 因为秋天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这首《月夜》更加强调自然的宽广与个人的孤独感,而李白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两者都利用月亮作为重要意象,但表现的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