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5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56:37
律历调元气,氛埃廓景风。
清时归在宥,憔悴得冲融。
日御元来正,王春自昔同。
野人看气象,暂觉百忧空。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气候和人们的心情。律历调和了自然的元气,空气清新,景色广阔。清明的时节让人回归宁静,虽然外表憔悴,但心中却感到舒畅。阳光明媚,正如往昔春天的温暖。乡村的人望着天空,暂时觉得所有的忧虑都消失了。
“清明”是中国传统节气之一,通常与扫墓、踏青等习俗有关。清明时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广阔的自然景象往往会引发人们的思考与感慨。
冯时行,字子望,号晚晴,宋代诗人,因其作品常表现出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融合,受到后人的推崇。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季节变化与人心情绪。
清明节是重要的传统节日,诗人在这样的时节写作,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及对人生的感悟。诗中表现出的轻松愉悦的情感,反映了人们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思考。
《清明》一诗以清明节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气候和人们的心情,蕴含着自然与生命的和谐。全诗结构严谨,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细致观察。开篇的“律历调元气”抓住了清明的气候特点,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接下来,通过“氛埃廓景风”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清新空旷的自然场景,诗人似乎与自然融为一体。诗中“清时归在宥”一句,表达了清明时节带来的内心安宁,尽管外表憔悴,内心却充满了舒适和宁静。
“日御元来正”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阳光明媚的景象,唤起人们对温暖春日的美好回忆。而最后一句“野人看气象,暂觉百忧空”则透出一种淡淡的哲思,乡村的人在欣赏自然之美时,暂时忘却了生活中的烦恼,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整首诗在清明这一节日的背景下,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与对未来的希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提到的节气是什么?
诗人表达的心情是:
诗中提到“百忧空”意思是: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冯时行的《清明》在情感上更加轻松愉悦,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生活的忧虑。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但情感基调却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