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3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34:45
浣溪沙
苏轼
芍药樱桃两斗新。
名园高会送芳辰。
洛阳初夏广陵春。
红玉半开菩萨面,
丹砂浓点柳枝唇。
尊前还有个中人。
这首词描绘了初夏的景色和宴会的情景。开花的芍药和樱桃热闹而新鲜,名园中举办的高雅聚会送走了芳香的春天。洛阳的初夏和广陵的春天交相辉映,红玉般的芍药花瓣半开,宛如菩萨的面容,丹砂般的颜色点缀着柳枝,像是涂抹在女子的嘴唇上。酒宴上,还有一个美丽的女子在前。
“菩萨”在此为佛教用语,象征着慈悲、美丽与高雅。诗中将自然景物与美女的容貌相联系,体现了诗人对美的敏锐感受。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在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都有卓越贡献,尤其以词作著称,风格豪放、细腻。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繁荣、文化兴盛之时,诗人常参与各种文人聚会,借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情。
《浣溪沙》以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而闻名。诗中描绘的初夏景色,伴随着宴会的欢愉,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开篇的“芍药樱桃”两种花果,鲜活地展现了自然的丰盈与美丽,紧接着提到的“名园高会”则暗示了聚会的高雅与热闹,进一步渲染了气氛的欢快。
接下来的“红玉半开菩萨面,丹砂浓点柳枝唇”则通过比喻引出了女子之美,展示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美。最后一句“尊前还有个中人”则把读者的视线拉回到宴会的中心,仿佛在说这位美丽的女子就是聚会的焦点,增添了诗句的神秘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生命美的赞叹,同时也透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初夏美景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名园高会”指的是哪里?
“红玉半开菩萨面”中的“菩萨”用来比喻什么?
全诗的意象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