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3:08
重波沦且直,连山纠复纷。
鸟飞不复见,风声犹可闻。
胧胧树里月,飘飘水上云。
长安远如此,无缘得报君。
波浪起伏,直直荡漾,连绵的山脉交错纷杂。
飞鸟已经看不见了,只有风声依然可以听到。
朦胧的树影中透出月光,水面上云彩轻轻漂浮。
长安远在天边,这样的距离让我无缘向你报信。
此诗并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长安”一词常用来指代故乡或朝廷,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无奈。长安是当时的政治中心,象征着繁华与归属。
作者介绍:吴均(约463年-约521年),字士行,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擅长诗歌及散文,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于吴均身处的动荡时期,诗人可能因政治原因或个人际遇而流离失所,从而产生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至湘洲望南岳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观,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开篇以“重波沦且直”描绘湘江的波浪,生动地呈现出水乡的自然风光。紧接着“鸟飞不复见,风声犹可闻”,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与生离死别的孤独感。接下来的“胧胧树里月,飘飘水上云”则用柔和的意象描绘了夜晚的宁静,营造出一种朦胧、恍惚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心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最后一句“长安远如此,无缘得报君”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无助。整首诗在自然美与人情感之间找到了平衡,表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思乡”的主题,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无奈之情。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长安”代表了什么?
A. 故乡
B. 战场
C. 山脉
D. 河流
“重波沦且直”中的“重波”指的是什么?
A. 河流
B. 山脉
C. 波浪
D. 云彩
诗中表现孤独的意象有哪些?
A. 鸟飞不复见
B. 风声犹可闻
C. 胧胧树里月
D. 以上都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