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赠吴均诗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7-27 23:05:30

诗句

寒云晦沧洲,奔潮溢南浦。

相思白露亭,永望秋风渚。

心知别路长,谁谓若燕楚。

关候日辽绝,如何附行旅。

愿作野飞鸟,飘然自轻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05:30

赠吴均诗三首 其一

作者:柳恽 〔南北朝〕


原文展示:

寒云晦沧洲,奔潮溢南浦。
相思白露亭,永望秋风渚。
心知别路长,谁谓若燕楚。
关候日辽绝,如何附行旅。
愿作野飞鸟,飘然自轻举。


白话文翻译:

寒冷的云层笼罩着沧洲,奔腾的潮水涌向南浦。
我在白露亭中思念你,长久地眺望着秋风中的小洲。
心里明白离别的路途漫长,谁说像燕子和楚地那样容易?
关山遥远,日暮时分如何能追随你在路上的旅程?
我愿化作野外的飞鸟,轻盈地飘荡在空中。


注释:

  • 寒云:指阴沉的寒冷云彩,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沧洲:可能指水边的荒洲,象征孤独和思念。
  • 奔潮:奔涌的潮水,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对亲友的思念。
  • 白露亭:白露时节的亭子,象征思念的时机。
  • 秋风渚:秋风中的小洲,表明作者对秋天的感慨和思念的对象。
  • 燕楚:燕和楚分别为中国古代的两个地方,代表两地分隔。
  • 关候:关口的相望,寓意着离别后的思念与期盼。
  • 行旅:行走的旅人,指作者对远方友人的牵挂。
  • 野飞鸟:自由自在的鸟,象征作者渴望的无拘无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恽,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作品多以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著称。其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为特征。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与友人吴均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离别的苦楚。在动荡的南北朝时期,亲友分离的现象常见,诗人借助自然景象抒发情感,反映了社会环境对个人情感的影响。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寒冷的云、奔涌的潮水开篇,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反映了作者的内心情感。诗中通过“相思白露亭”,引出对友人的思念,白露时节的亭子恰好暗示了离别的时机和相思的情景。接着,作者通过“心知别路长”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抒发了深厚的情感。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以“愿作野飞鸟”收尾,展现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友人归来的期待。飞鸟的意象不仅象征着自由,也暗示着对生活的向往,表现了对束缚的反抗。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友谊的珍贵和离别的痛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寒云晦沧洲:寒冷的云层笼罩着荒凉的洲,这里的“寒云”与“沧洲”共同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奔潮溢南浦:奔涌的潮水涌向南浦,潮水的奔腾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加深。
  • 相思白露亭:在白露亭中思念着友人,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 永望秋风渚:长久地眺望着秋风中的小洲,进一步深化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 心知别路长:心里明白离别的路途漫长,流露出对离别的不舍与伤感。
  • 谁谓若燕楚:谁说像燕子和楚地那样容易?这里表达了离别的艰难与对相聚的渴望。
  • 关候日辽绝:关山遥远,日暮时分如何能追随?表现了对友人的担忧与思念。
  • 如何附行旅:如何能追随在路上的旅人,强调了离别的无奈。
  • 愿作野飞鸟:愿化作自由的飞鸟,表达了作者渴望自由与对友人的期盼。
  • 飘然自轻举:轻盈地飞翔,暗示对生活的向往与对束缚的反抗。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多次使用比喻手法,如将自己比喻为飞鸟,象征对自由的向往。
  • 拟人:用“寒云晦”来表现自然的情感,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了对仗的美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思念为主线,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离别的苦楚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诗人在对友人的思念中,展现了对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由的渴望,体现了浓厚的人情味和深刻的哲理。


意象分析:

  • 寒云:象征孤独与思念,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 奔潮: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加深。
  • 白露亭:思念的场所,连接着过去与现在的情感。
  • 野飞鸟:象征自由与希望,表达了对束缚的反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寒云”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温暖
    • B. 孤独
    • C. 热情
  2. “愿作野飞鸟”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渴望?

    • A. 友谊
    • B. 自由
    • C. 财富
  3. 诗中提到的“白露亭”象征什么?

    • A. 离别的时机
    • B. 快乐的时光
    • C. 友人的归来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离骚》(屈原):同样表达了对友人与故国的思念。
  2. 《静夜思》(李白):表现了思乡之情,与此诗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柳恽的《赠吴均诗三首 其一》与李白的《静夜思》都涉及了思念与离别的主题,但柳恽更多地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情感,而李白则通过直接的情感流露来传达思乡之情。两者在风格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

参考资料:

  1. 《南北朝诗人研究》
  2. 《中国古诗词鉴赏》
  3. 《诗经与古代诗歌》

相关查询

小泊梅堰登明孝寺 舟过鹅行口,回望和州鸡笼山 跋符发所录上蔡语二首 其二 晓过叶家桥二首 留萧伯和仲和小饮二首 跋黄文若诗卷 蒋莲店有书柳子厚寄吴武陵琴诗三读敬哦五言 寒食前一日行部过牛首山七首 晓寒二首 腊里立春蜂蝶辈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合时宜 丹心赤忱 比字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六根清净 兀字旁的字 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旅肠 记持 罪在不赦 言语妙天下 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剑戟森森 趱快 反文旁的字 包含凤的成语 赤卫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