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2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8:43
岭花袍紫不知名,
涧草茸青取次生。
便是常州草虫本,只无蚱蜢与蜻蜓。
岭上的花披着紫色的袍子,不知道名字;
山涧中的草长得茸茸青翠,随意生长。
这就是常州的草虫,只有没有蚱蜢和蜻蜓。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表现了对乡土的热爱和对自然生机的感悟。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灵动活泼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与田园景色。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寒食前夕,杨万里行至牛首山,意在抒发对春天生机的赞美,并借此描绘自然景物的独特之美。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魅力。开头两句以“岭花”和“涧草”为主角,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山水画面。花的紫色、草的青翠,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传达出春天的美丽与活力。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草木的细腻观察,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
第三句则引入了“常州草虫”,通过对比的手法,强调了自然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诗人以“只无蚱蜢与蜻蜓”结束,似乎在感叹这种自然之美的宁静,意在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这种悠然自得的心境与春天的氛围相得益彰,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惬意。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蕴含着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杨万里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底和独特视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宁静。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花的颜色是什么?
A. 红色
B. 紫色
C. 白色
D. 黄色
诗中提到的昆虫有哪些?
A. 蚱蜢和蜻蜓
B. 蚂蚁和蝴蝶
C. 蜜蜂和蝉
D. 以上都不是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厌恶
B. 不在乎
C. 热爱
D. 忽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杨万里的自然描写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但杨万里更加关注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静谧与空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