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2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23:12
《捣衣诗》
作者: 柳恽 〔南北朝〕
孤衾引思绪,独枕怆忧端。
深庭秋草绿,高门白露寒。
思君起清夜,促柱奏幽兰。
不怨飞蓬苦,徒伤蕙草残。
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鹤鸣劳永欢,采菉伤时暮。
念君方远游,望妾理纨素。
秋风吹绿潭,明月悬高树。
佳人饰净容,招携从所务。
步栏杳不极,离堂肃已扃。
轩高夕杵散,气爽夜碪鸣。
瑶华随步响,幽兰逐袂生。
踟蹰理金翠,容与纳宵清。
泛艳回烟彩,渊旋龟鹤文。
凄凄合欢袖,冉冉兰麝芬。
不怨杼轴苦,所悲千里分。
垂泣送行李,倾首迟归云。
这首诗表达了思念之情,诗人独自一人躺在孤单的床上,思绪不断涌起,心中充满忧伤。庭院深处的秋草依然是绿的,而高门上却挂着白露,透出一丝寒意。夜深人静,诗人思念远方的君子,忍不住轻轻叩击着柱子,仿佛在奏响幽兰的乐曲。诗人不怨恨飞蓬的苦楚,只是伤感于蕙草的凋零。行踪被风波所滞,游子久未归来。亭边的木叶纷纷落下,山头的秋云飘飞。寒冷的园子里,黄昏时分,鸟儿聚集,窗外的草虫悲鸣。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不上,何以应对寒冬的来临?鹤鸣声中,长久的欢乐似乎变得遥不可及,采菉的时节已然晚了。诗人思念游子,渴望见到那理着纨素的妾。秋风轻拂绿潭,明月高悬在树梢。佳人修饰着她的容颜,忙于她的事务。步行在栏杆旁,远方的身影渐渐消失,离堂时门已关。轩窗高处,夜色中杵声渐散,清爽的空气中传来清脆的乐声。瑶华随步声而响,幽兰伴着衣袂飘荡。踟蹰之间,整理着金翠,容颜随着夜色变得宁静。艳丽的烟彩在水面回荡,龟鹤的文饰在幽深中旋转。合欢的袖子凄凄飘荡,兰麝的芬芳渐渐散去。不怨恨织布的辛苦,只是伤感于千里相分。泪水垂下送行的行李,抬头遥望归来的云。
《捣衣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念与孤独的情感。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诗人通过描绘孤单的床、秋草、白露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中多次出现的“思君”不仅点明了思念的主题,也增强了情感的深度。诗人用“鹤鸣劳永欢”表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却又因思念而感到苦楚,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深庭秋草绿”、“高门白露寒”,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尤其是“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更是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在静谧的夜晚,伴随着自然的声音,诗人更感孤独与思念的深切。
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层层递进,最后以“垂泣送行李,倾首迟归云”结束,情感达到高潮,令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言说的离愁别绪。诗歌不仅是一种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人生、对爱情、对自由的深刻思考,显示出柳恽深厚的艺术造诣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思念与孤独,表现了在动荡的时代中,个体对爱情、友情的渴望与无奈,展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
诗词测试:
“孤衾引思绪”的意思是:
A. 拖延思绪
B. 引发思绪
C. 忘记思绪
D. 结束思绪
诗中提到的“高门白露寒”指的是:
A. 温暖的天气
B. 寒冷的秋天
C. 春暖花开
D. 夏日炎炎
“垂泣送行李”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愤怒
C. 思念与离愁
D. 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