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山居(七首)》

时间: 2025-07-28 11:39:20

诗句

寒威入骨千峰雪,怒气冲人万窍风。

衲被蒙头初睡醒,不知身在寂寥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1:39:20

原文展示:

寒威入骨千峰雪,
怒气冲人万窍风。
衲被蒙头初睡醒,
不知身在寂寥中。

白话文翻译:

寒冷的气息刺骨,山上的雪覆盖成千上万的峰峦;
狂风怒吼,似乎要冲破人的耳窍。
僧人刚从被子里醒来,
却不知道自己身处于这寂静的山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寒威:寒冷的威势,形容寒冷的气息非常强烈。
  • 入骨:渗透到骨头里,形容寒冷非常彻骨。
  • 千峰雪:形容山峰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
  • 怒气冲人:形容风势汹涌,似乎要冲击到人身上。
  • 衲被:僧人使用的被子。
  • 蒙头:遮住头部,指在被子里。
  • 寂寥:孤独、静谧。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典故,但反映了隐士生活的孤独与自然环境的严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憨山大师(公元1540年-1623年),明代著名禅宗僧人和诗人,以其对禅宗的深刻理解和高超的诗词才华而著称。他的诗作往往蕴含哲理,展现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内心的宁静。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山居生活中,表现了诗人在孤寂的山中生活时的感受,渗透着对自然的感悟和内心的思考。诗中描绘了寒冷的冬日,表现了自然环境的严酷,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冬山的严寒和僧人的宁静,表现出一种深邃的禅意。开头两句通过对寒冷和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冷峻的自然氛围,令人感受到冬日的刺骨寒风和白雪的压迫感,生动地展现出山居的艰辛。而后两句则转向内心的独白,表现出僧人在这种环境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孤独。他在被子中醒来,虽身处这样的寒冷中,却不为外界的喧嚣所扰,反而沉浸在一种深刻的寂静之中,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整首诗通过对比自然的威严与内心的安宁,揭示了隐居生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我的认知。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寒威入骨千峰雪:强调了山中寒冷的气息,雪的覆盖使得环境更加凛冽;“入骨”表现出寒冷的极端程度。
  2. 怒气冲人万窍风:描绘了狂风的猛烈,似乎要冲击到人的耳朵,给人一种强烈的感官体验。
  3. 衲被蒙头初睡醒:转入个人的体验,僧人刚醒来,显示出一种朦胧的状态。
  4. 不知身在寂寥中:诗人在这种静谧中迷失了自我,感受到一种孤独的宁静。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寒威入骨”和“怒气冲人”,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 夸张:如“千峰雪”和“万窍风”,强调了自然的壮丽与威严。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隐士对自然严酷环境的感受,以及在这种环境中达到的内心宁静,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与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威:象征自然的威严与不可抗拒的力量。
  • 千峰雪:代表着自然的纯洁与冷酷。
  • 怒气:象征着外界的干扰与冲击。
  • 衲被:象征僧人的安宁与内心的归宿。
  • 寂寥:象征孤独与内心的平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寒威入骨”形容什么?

    • A. 温暖的阳光
    • B. 刺骨的寒冷
    • C. 春风拂面
    • D. 夏日炎炎
  2. 诗人醒来时感到什么?

    • A. 热闹
    • B. 寂静
    • C. 恐慌
    • D. 疲惫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憨山的《山居》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山居生活,但前者更强调寒冷的自然环境与内心的宁静,后者则更多地传达了秋天的宁静与和谐美感。两者在意象上各有特点,反映了不同的生活哲学与情感倾向。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史》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憨山大师诗文集》

相关查询

寄姊 菊影 忆姊 合掌岩 广化寺 蝉鸣一篇五章 孤桐生崇冈一首赠友人 次韵奉和仙居知县程奉民述(时程君为人所诬 寿混成叔明府八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七七八八 前合后仰 移动办公 鹅溪蠒 耳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官样文章 引刀割鼻 弓字旁的字 闪槌 王字旁的字 细胞分裂 饭囊酒瓮 假惺惺 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气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