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2:0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2:07:00
浪淘沙(赠妓)
作者: 仲并 〔宋代〕
趁拍舞初筵。柳袅春烟。
街头桃李莫争妍。
家本凤楼高处住,锦瑟华年。
不用抹繁弦。歌韵天然。
天教独立百花前。
但愿人如天上月,三五团圆。
在舞蹈的初宴上,借着春天的烟雾,柳条轻轻摇曳。
街头的桃花和李花不必争奇斗艳。
我家本住在高高的凤楼,正值华年如锦。
不必再去抹粉装扮,歌声自然动人。
天上安排我能独立于百花之前。
只希望你能像天上的明月,三五之夜团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天上月,三五团圆”是指农历十五的月亮,象征团圆和美好的愿望,反映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仲并,宋代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词风多抒情,擅长描绘自然与人情。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宴席之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舞者的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人们的情感生活。
《浪淘沙(赠妓)》是一首描绘春日宴会的词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欢快的氛围。开头几句便通过“趁拍舞初筵”和“柳袅春烟”营造出一种生动的场景,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繁花似锦的春日宴会之中。诗人用“街头桃李莫争妍”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强调自然的美丽无需争斗,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气氛。
接下来的“家本凤楼高处住,锦瑟华年”进一步提升了诗的层次,暗示了诗人高贵的出身与美好的年华。此句不仅表现了对生活的自信,也隐含了对舞者的赞美。接下来的“歌韵天然”,则是对舞者才华的肯定,表明其歌声和舞姿皆是天赋,无需刻意修饰。
最后两句“但愿人如天上月,三五团圆”升华了主题,表达了对团圆与美满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人性化的情感。整首词透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日宴会的欢快与美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欣赏以及对团圆的祝福,充满了青春的热情与乐观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趁拍舞初筵”是什么意思?
A. 舞蹈会的开始
B. 舞蹈的结束
C. 舞者的休息时刻
D. 舞蹈的排练
“天教独立百花前”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花的喜爱
B. 对个人才能的自信
C. 对生活的厌倦
D. 对他人的嫉妒
诗中提到的“团圆”象征着什么?
A. 分离
B. 团聚的美好愿望
C. 争斗
D. 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同样的“月”的意象在不同诗人手中展现了不同的情感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