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7:54
怀仙歌
作者: 李白
一鹤东飞过沧海,
放心散漫知何在。
仙人浩歌望我来,
应攀玉树长相待。
尧舜之事不足惊,
自馀嚣嚣直可轻。
巨鳌莫戴三山去,
我欲蓬莱顶上行。
一只白鹤向东飞越沧海,
我心放荡,随意飘荡,不知飞向何方。
仙人高歌期待我来到,
我应该攀登玉树,和他们长久相待。
尧舜的盛事已经不足以让我惊讶,
世间的喧嚣也不过是可以轻视的。
巨鳌何必去戴三山的桂冠,
我想去蓬莱的山顶游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誉为“诗仙”。他以豪放、洒脱的个性和卓越的诗才闻名于世,作品多描写自然、人生、酒、月等主题,风格独特,情感奔放。
创作背景:
《怀仙歌》创作于李白的晚年,时值唐代中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李白向往自由和不受拘束的生活,深受道教思想影响,常在诗中表达追求仙境和超脱世俗的愿望。
《怀仙歌》是一首充满李白个人特色的诗作,表现了他对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鹤”作为引子,象征着李白对高洁品德和自由生活的追求。“一鹤东飞过沧海”,展现了他遨游天际的洒脱和不羁。在第二句中,诗人自述心境,表现出一种无拘无束的态度,仿佛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之间,随心所欲。
接下来的两句“仙人浩歌望我来,应攀玉树长相待”,则表现出李白对仙人世界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他希望与仙人相伴,享受那种超脱尘世的生活。紧接着,诗人提到“尧舜之事不足惊”,显示出他对历史伟业的轻视,反映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巨鳌莫戴三山去,我欲蓬莱顶上行”,更是表现出李白对世俗权威的无视,他不愿被世俗的荣华富贵所束缚,宁愿追求心中的理想之地——蓬莱。这种追求不仅是对物质的超越,更是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展现了李白高洁的志向和无畏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豪放的情感,传达了李白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体现了他无畏的个性和对自由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情景交融,表达了李白对自由、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出他高洁的志向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人在追寻精神自由的过程中,展现了他超凡脱俗的个性。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整首诗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李白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
诗词测试:
《怀仙歌》的作者是?
A. 杜甫
B. 李白
C. 白居易
D. 王维
诗中提到的“巨鳌”象征什么?
A. 权威和困难
B. 自由和梦想
C. 历史的伟业
D. 美好的未来
诗人想要去的理想之地是?
A. 三山
B. 蓬莱
C. 玉树
D. 九州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李白的生平及其诗作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