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3:3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3:35:32
素面倚栏钩,娇声出外头。
若非是织女,何得问牵牛。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素面朝天、倚靠栏杆的女子,她娇声在外面呼喊。如果她不是天上的织女,怎么会来询问牵牛的事情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织女与牛郎的故事源于《诗经》,讲述了他们因爱情而被天河分隔,只有在每年的七夕才得以相会。诗中提到织女和牵牛,暗示了爱情的美好和相思的情感。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号称“诗仙”。李白以豪放飘逸著称,诗风多变,常用想象和神话题材,抒发个人情怀与对自由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白青年时期,正值他游历各地、寻求理想与真理之时。诗中反映了他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李白的这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展现了他精湛的艺术技巧和对女性美的敏锐洞察。开头的“素面倚栏钩”勾勒出一幅清丽脱俗的画面,女子的素颜与自然的环境相得益彰,展现出一种淡雅的美感。接下来的“娇声出外头”更是让人感受到女子的活泼与灵动,她的声音如同清泉流淌,让人心生欢喜。
整首诗通过织女和牵牛的典故,将爱情的美好与忧伤结合在一起,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李白巧妙地借用神话中的人物,赋予了诗歌更深层的情感内涵。诗中流露出的情感既有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也有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冲突。
李白的诗歌常常追求高远的意境,而这首诗在轻松的语调中又蕴藏着深邃的情感,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诗中展现的女性形象既独立又美丽,传递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反映了李白对自由和爱的向往,具有普遍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女子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织女与牵牛的故事为背景,展现了李白对理想爱情的憧憬和对自由的渴望。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歌的表层意义,也揭示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向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诗词测试:
李白的这首诗中提到的“织女”是谁?
诗中“素面倚栏钩”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白微时募县小吏入令卧内尝驱牛经堂下令妻怒将加诘责白亟以诗谢云》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涉及到对亲情和爱情的思考,但李白更侧重于对爱情的理想化描绘,而杜甫则表现出更多的人生无奈和对家人的思念。这两者的风格和情感基调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不同的生活境遇和情感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