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7: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7:07
作者: 李白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朔云横高天,万里起秋色。
壮士心飞扬,落日空叹息。
长啸出原野,凛然寒风生。
幸遭圣明时,功业犹未成。
奈何怀良图,郁悒独愁坐。
杖策寻英豪,立谈乃知我。
崔公生民秀,缅邈青云姿。
制作参造化,托讽含神祇。
海岳尚可倾,吐诺终不移。
是时霜飙寒,逸兴临华池。
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
因得穷欢情,赠我以新诗。
又结汗漫期,九垓远相待。
举身憩蓬壶,濯足弄沧海。
从此凌倒景,一去无时还。
朝游明光宫,暮入阊阖关。
但得长把袂,何必嵩丘山。
在高空的北方云彩横亘,万里之遥的秋色悄然升起。
壮士的心情格外激昂,落日却在空中发出无奈的叹息。
在原野上长啸,寒风凛冽而生。
幸好遇到圣明的时代,虽然我的功业尚未成就。
可怜我心中怀有美好的图谋,郁结在心独自愁坐。
我拄着手杖寻访英豪,立刻就得知了我的志向。
崔公是生民的杰出人才,气宇轩昂宛如青云。
他的创作可以参悟自然,含有神灵的讽刺。
海岳依然可以倾覆,他的诺言绝不改变。
此时霜风凛冽,情思涌向华池。
我起舞拂动长剑,四周的人都抬起了眉头。
因而得到尽兴欢情,他赠我以新诗。
又约定漫长的相会,九垓之遥相互等待。
我把身体安放在蓬壶之上,洗足玩弄滔滔沧海。
从此我将凌驾于风景之上,一去无时再返。
早晨游历明光宫,傍晚进入阊阖关。
只要能长久相伴,何必去嵩山和丘陵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其作品情感奔放,想象丰富,思想深邃。
创作背景: 《詶崔五郎中》作于李白游历期间,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与期望,反映出他在壮志未酬时的愁苦,以及与友人畅谈理想的欢愉。
《詶崔五郎中》是一首展现李白豪情壮志的诗作。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李白内心的矛盾与追求。开篇的“朔云横高天,万里起秋色”描绘了苍茫的秋天,给人一种广阔而又孤独的感觉,暗示了诗人心中未竟的事业和远大的理想。
而“壮士心飞扬,落日空叹息”则进一步表达了他内心的激昂与无奈。壮士虽有满腔热血,却因时势未能施展,体现了李白对历史与命运的思考。后面几句,诗人通过对话与友人的交流,表现出彼此的志趣相投。“杖策寻英豪,立谈乃知我”,在这里,李白显现出对友谊的珍视与期盼。
全诗的意象丰富,既有高远的自然景象,也有深厚的人生哲理,体现了李白的豪放与孤独,最终以“何必嵩丘山”点明主题,强调了心灵的归属与自由,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李白在诗中表现出的胸怀与壮志,成为后世文人所追求的典范。
逐句解析:
(后续逐句解析可继续展开)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李白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友谊的珍视,显示了他在壮志未酬时的愁苦与期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壮士”指的是谁?
“奈何怀良图”中“良图”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