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9:2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9:21:35
与胡祠部游法华山
苏轼
陂湖欲尽山为界,
始见寒泉落高派。
道人未放泉出山,
曲折虚堂泻清快。
使君年老尚儿戏,
绿棹红船舞澎湃。
一笑翻杯水溅裙,
余欢濯足波生隘。
长松搀天龙起立,
苍藤倒谷云崩坏。
仰穿蒙密得清旷,
一览震泽吁可怪。
谁云四万八千顷,
渺渺东尽日所晒。
归途十里尽风荷,
清唱一声闻露薤。
嗟予少小慕真隐,
白发青衫天所械。
忽逢佳士与名山,
何异枯杨便马疥。
君犹鸾鹤偶飘堕,
六翮如云岂长铩。
不将新句纪兹游,
恐负山中清净债。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游览法华山的经历。湖水快要干涸,山脉形成了界限,寒冷的泉水从高处流下。道人还没有放泉水从山上流出,曲折的虚堂中清泉汩汩而下。使君(友人)年纪已大,依然像个孩子,绿桨红船在水面上舞动,波澜壮阔。我一笑之间,杯中的水溅湿了裙子,欢愉之余,波浪冲刷着我的脚踝。高大的松树与天相接,苍老的藤蔓倒映在谷中,云彩似乎都要崩溃。仰望天穹,穿透浓密的云雾,得到了清幽和开阔的视野,一览无余,令人惊叹。谁说这四万八千顷的湖面,渺渺无边,东边的日光照射到尽头。归途十里,风中荷香四溢,清脆的歌声伴随着露水的香气。唉,我年少时就渴慕隐居的生活,如今白发苍苍却被天命所拘。偶然相遇的志同道合者与名山,何尝不是枯杨上的马疥。你就像鸾鹤一样偶尔飘落,六翅如云又怎能长久低飞?不想用新诗句来纪念这次出游,恐怕会辜负这山中清幽的债务。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为题材。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苏轼与友人游法华山时,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法华山是苏轼游历中的一处名山,象征着宁静与陶冶情操的地方。
苏轼的《与胡祠部游法华山》是一首抒情诗,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诗中描绘了法华山的壮丽与清幽,展现了大自然的奇妙与人们的欢愉。开头两句通过对湖水和山界的描写,设定了诗的空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接着,诗人描写了泉水从高处流下的情景,似乎在暗示生命的源泉和清新的气息。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通过对友人“使君”的形象描绘,展示了即使年老依然怀有童心的生活态度,并通过生动的比喻表现出游船的欢乐场景。最后部分则引入了个人的反思,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与人生的感慨,展现了一种哲学思考。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又包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索,体现了苏轼诗歌的多元性和深刻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通过描绘游山过程中的自然美景与友人欢聚,反映出诗人对人生、隐逸生活的思考与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苏轼在《与胡祠部游法华山》中描绘的是哪个山?
诗中“使君年老尚儿戏”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露薤”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