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满江红·闻日人陈兵南翔,感赋》

时间: 2025-04-24 21:35:38

诗句

残照关河,听几处、暮笳声切。

更休唱、大江东去,水流呜咽。

越石料应中夜舞,豫州肯击横流楫。

怕胡儿、铁骑正纵横,愁千叠。

长城陷,金瓯缺。

黄浦路,吴淞月。

照当年战垒,霜浓马滑。

三户图强惟有楚,廿年辛苦终存越。

问中原、又见几人豪,肠空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1:35:38

原文展示

满江红·闻日人陈兵南翔,感赋
作者:陈家庆 〔清代〕

残照关河,听几处暮笳声切。
更休唱大江东去,水流呜咽。
越石料应中夜舞,豫州肯击横流楫。
怕胡儿铁骑正纵横,愁千叠。
长城陷,金瓯缺。
黄浦路,吴淞月。
照当年战垒,霜浓马滑。
三户图强惟有楚,廿年辛苦终存越。
问中原又见几人豪,肠空热。

白话文翻译

夕阳照射着河流,我听见几处传来悲切的笛声。
再也不想唱那“大江东去”的豪情,水流在呜咽。
越国的石头在夜里应当舞动,而豫州的人能否划桨逆流而上?
我害怕胡人的铁骑正在大肆横行,心中愁苦无比。
长城已经陷落,金瓯的完整也已破缺。
黄浦的路上,吴淞的月亮依旧明亮。
昔日的战垒在照耀下,霜重马滑。
三户人家图谋强大只有楚国,经过二十年的辛苦,终于还保留有越国。
问中原又有多少英雄豪杰,心中感到无比忧伤。

注释

  • 暮笳声切:傍晚的笛声悲切,笳为一种乐器,常用于战场。
  • 更休唱大江东去:不再唱那首“水流东去”的歌曲,表达对当前局势的失望。
  • 越石料:越国的石头,象征着越国的强大和勇敢。
  • 三户图强惟有楚:指楚国在三户之间的图谋,反映出当时的政治局势。
  • 廿年辛苦终存越:意指经过二十年的努力,越国依然存在,显示出坚韧不拔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家庆,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但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朝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不安之时,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英雄豪杰的渴望。

诗歌鉴赏

《满江红·闻日人陈兵南翔,感赋》是陈家庆对国家时局的深切关注和对历史的深沉反思。整首诗通过对夕阳下的景象描绘,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氛围。诗中提到的“长城陷,金瓯缺”,不仅仅是对地理位置的描写,更是对国家安危的隐喻。诗人以“怕胡儿铁骑正纵横”表达了对外敌入侵的恐惧,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

在描写中,诗人又通过对吴淞月和昔日战垒的回忆,唤起了对过去辉煌时光的怀念,形成了一种对比,使得整首诗更显悲壮。最后,诗人提问“问中原又见几人豪”,显露出对当代英雄的失望,发出一种强烈的时代呼唤,以强烈的情感引发读者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残照关河,听几处暮笳声切”:夕阳照耀着河流,传来几处悲切的笛声,表现出一种萧瑟的景象。
  • “更休唱大江东去,水流呜咽”:不再歌唱那首豪情的歌曲,水流发出悲鸣,暗示对历史的无奈。
  • “越石料应中夜舞,豫州肯击横流楫”:提及越国的勇敢和豫州的奋发,显示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 “怕胡儿铁骑正纵横,愁千叠”:担心外敌入侵,内心愁苦无比。
  • “长城陷,金瓯缺”:长城失守,国家的完整性受到威胁。
  • “黄浦路,吴淞月”:描绘黄浦江的宁静,似乎与内心的焦虑形成对比。
  • “照当年战垒,霜浓马滑”:追忆往昔的战斗,感慨时光的流逝。
  • “三户图强惟有楚,廿年辛苦终存越”:强调楚国的强大与越国的坚韧。
  • “问中原又见几人豪,肠空热”:对当代英雄的思考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流的呜咽比作悲鸣,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仗,使得诗句更为工整。
  • 拟人:通过“水流呜咽”赋予水流以人的情感,增强感情色彩。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以及对历史的追思与对英雄的渴望,突出时代的悲壮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残照:象征着即将逝去的光辉,暗示历史的衰落。
  • 暮笳:寄托了对战乱的哀伤与恐惧。
  • 越国与楚国:代表了历史上两国的纷争与英雄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更休唱大江东去”的意思是: A. 继续唱歌
    B. 不再唱歌
    C. 唱出豪情
    答案:B

  2. “怕胡儿铁骑正纵横”中,胡儿指的是: A. 汉族
    B. 外敌
    C. 友军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廿年辛苦终存越”反映了: A. 越国的衰亡
    B. 越国的坚韧
    C. 越国的繁荣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浪淘沙·北海潮》:李煜的作品,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
  • 《登高》:杜甫的诗,描绘了时局的悲惨与个人的无奈。

诗词对比

  • 《满江红》与《登高》:两者均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前者更侧重于对历史英雄的渴望,而后者则着重于个人的感伤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参考书目:《清代诗词选》
  • 相关文章:关于陈家庆和他的诗歌研究论文。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为章道祖颇及葛藤·踊山阁 次韵程天游叙旧 为章道祖作颇及葛藤 华藏庵 直孺叔用韵见赠再和为谢 四绝赠马浩然法师·张道陵 次韵刘无言寿山中五绝句敢请诸僚和之 春光好·禁烟却酿新愁 春光好(寒食将过淮作) 次韵刘无言寿山中五绝句敢请诸僚和之 满庭芳 其三 探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垫底儿 肉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釆字旁的字 优闵 虚华 诗言志 言从字顺 济时拯世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芦衣 意中人 轰雷贯耳 包含义的成语 吹毛索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