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3:4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3:46:32
和任夫人悟道
黄庭坚
夫亡子幼如月魄,
摧尽蛾眉作诗客。
二十余年刮地寒,
见儿成人乃禅寂。
万事新新不留故,
瘦藤六尺持门户。
烦恼林中即是禅,
更向何门觅重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苦难和悟道的深思。诗中提到失去的孩子如同月亮的影子般短暂,作者在痛苦中创作诗歌。经过二十多年的寒冷岁月,看到孩子成才,内心空灵宁静。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都是新的,不再执着于过去。瘦弱的藤蔓依然守护着门户,烦恼之中自有禅意,难道还需要在何处去寻找更深的觉悟呢?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主张诗歌应贴近生活,强调个人的情感表达。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用简洁的语言描绘深刻的情感与哲理。
这首诗写于黄庭坚晚年,正值其人生经历了诸多波折和苦难。通过与任夫人的对话,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理解和对禅理的顿悟。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个人的生命体验与哲学思考。开头两句通过失去儿子的痛苦,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夫亡子幼如月魄"不仅描绘了失去的悲伤,也揭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易逝。接下来的"摧尽蛾眉作诗客"则暗示作者在苦痛中仍然坚持创作,体现了艺术的救赎力量。
诗中提到经过二十余年的寒冷岁月,看着孩子长大成人,内心渐趋宁静,"乃禅寂"的境界则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接受。此时,万事万物的新生让作者意识到,生活是不断变化的,过去的痛苦不再应占据内心。诗的后半部分用“瘦藤六尺”形象地比喻了生活的坚韧与守护,"烦恼林中即是禅"则提出在烦恼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悲痛的深度,又有哲理的广度,透过个人的经历,表现出对生命、对生活的反思与领悟,展现了黄庭坚追求智慧与内心宁静的执着。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经历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内心的觉悟,强调在烦恼和苦难中寻找宁静与智慧的价值。
诗中提到的“月魄”象征什么?
A. 永恒
B. 虚幻与短暂
C. 光明
“烦恼林中即是禅”意指什么?
A. 禅意只存在于宁静中
B. 在烦恼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宁静
C. 烦恼是无法避免的
诗中的“瘦藤”象征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生活的坚韧
C. 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