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22:2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22:23:41
好儿女
——黄庭坚
粉泪一行行。
啼破晓来妆。
懒系酥胸罗带,
羞见绣鸳鸯。
拟待不思量。
怎奈向目下凄惶。
假饶来后,
教人见了,却去何妨。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忧愁和矛盾。她的泪水如行行泪痕,清晨哭泣时妆容被泪水打湿,懒得系上轻薄的衣带,羞于让人看到自己身上的绣鸳鸯。她原本想不去思念,但却无法掩盖眼前的凄凉。即便后来有所安慰,旁人见了又有什么关系呢?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江西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属于“苏黄”派。黄庭坚的诗风清新自然,兼具豪放与细腻,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常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黄庭坚的中年时期,正值南宋初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以个人情感作为抒发,反映了女性在爱情与社会压力下的矛盾心理。
《好儿女》是一首抒情诗,表现了女性在情感世界中的复杂心境。诗的开头,"粉泪一行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因情而泣的情景,给人一种怜惜之感。"啼破晓来妆"则进一步强调了其悲伤的深入,清晨的啼哭与妆容的破坏形成鲜明对比,使得诗的情感愈加浓烈。接下来的几句,运用“懒系酥胸罗带,羞见绣鸳鸯”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她心中虽有美好期待,但现实却让她感到羞愧与困惑。
在情感的纠葛中,“拟待不思量,怎奈向目下凄惶”展示了她内心的挣扎。她希望放下思念,但现实的凄凉令她无法释怀。最后两句“假饶来后,教人见了,却去何妨”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无奈叹息,暗示即便未来有所安慰,但面对此刻的痛苦,旁人眼光又能如何?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有悲伤的细腻描写,也有对未来的淡淡无奈,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对人性的细腻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该诗通过女性的视角,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揭示了在情感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内心情感时的无奈与挣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粉泪”指的是:
a. 美丽的眼泪
b. 伤心的眼泪
c. 快乐的眼泪
“懒系酥胸罗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热爱
b. 对生活的无所谓
c. 对爱情的期待
诗中提到的“绣鸳鸯”象征:
a. 家庭幸福
b. 理想爱情
c. 个人成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