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1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16:57
九日登樟亭驿楼
许浑 〔唐代〕
鲈鲙与莼羹,西风片席轻。
潮回孤岛晚,云敛众山晴。
丹羽下高阁,黄花垂古城。
因秋倍多感,乡树接咸京。
在秋天的九月九日,我登上了樟亭的驿楼,品尝着鲜美的鲈鱼和清淡的莼菜羹,此时西风轻轻地拂动着我的席子。潮水在傍晚时冲回来,孤岛显得格外宁静,云彩收敛,众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朗。高阁上,丹羽衣裳的女子在俯瞰,古城的黄花低垂,随着秋色显得更加凄美。因这秋天的景象,倍感思乡,乡间的树木似乎也延伸到了咸阳和京城。
作者介绍:许浑,字子渊,号秋水,唐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诗和七言诗。他的诗风清新淡雅,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九月九日重阳节,时节的变化和对故乡的思念交织在一起,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亲人和故乡的深切怀念。
《九日登樟亭驿楼》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和内心的感受。开篇“鲈鲙与莼羹,西风片席轻”,用美食引入,既表达了对生活的享受,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接着描绘了潮水的回归与云彩的变化,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又清新的自然画卷。后两句“丹羽下高阁,黄花垂古城”,则通过高阁和古城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历史的沉淀与个人的孤独感。结尾的“因秋倍多感,乡树接咸京”更是将诗人的思乡之情推向高潮,秋天的凄凉与亲情的渴望交织在一起,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情感共鸣。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媒介,巧妙地将外景与内心情感结合,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自然和故乡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唐代诗人对情感的细腻把握与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美食有哪些?
“因秋倍多感”中的“多感”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古城是指哪个地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